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红宇 《考试周刊》2010,(16):83-84
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也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新教材与旧教法的矛盾,新的教育理念与原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困惑得不到解决,又如何谈得上实施好新课程、贯彻好新理念、落实好新课标。实践证明,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我们找到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那就是陈旧的教学观阻碍了新课标的实施,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改造教学观”上,只有确定了“实践新课标,改造教学观”的教改思路,教学观念更新了,所有的困惑才能迎刃而解。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实践教改思路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的教师说:“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反映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心态.其实,也很容易,那就是“洗心革面”.洗心,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革面,代之以新的面貌,塑造新“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场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学生也在其间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培养我们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在此背景下,当我们用更新更全面的眼光对“摘抄好词好句”这一常见的学习方式进行审视时,可以发现些什么呢?——题记  相似文献   

5.
周建 《考试周刊》2010,(40):65-6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满堂灌”已经落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像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教育大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像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这句话精眸地指出,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再是教案剧(预设)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动态调控过程,这也预示着“课堂意外”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新理念,需要我们实践新的探索。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许多崭新的提法.反映了我们对教育、教学、语文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当我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时.有这样一句话应当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简单的一句话。实质并不简单。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没有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开放、灵活起来,教学手段开始变得先进、多样,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一部分老师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活”而不“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无视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素质的新一代,新课程改革也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发展,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像一名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地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有活力的,那我们的课堂更应该有活力。新的数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心灵自由放飞。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逐渐应用于课堂之中。那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呢?我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为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宽松多变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讲述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构成教学论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这一基本范畴提供了教学实践研究的独特视角,具有丰富的研究空间。教学现场具有“真实性”、“日常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现场的预设与生成具有新的规定与内涵;教学细节具有“情境性”、“指示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以新课程的新理念来改造、创造新的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14.
1 我们学界历来有一种鄙薄“口号”的心理.拿数学教育界来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各行各业引起强烈反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事业不仅在量上迅猛发展,而且在质上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可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呢?一线教学似乎毫无反响.在研究中呢?也是若无其事.我翻阅了十几种中小学数学教学杂志。研究文章成百上千篇,发现里面对“科学发展观”几乎是只字未提,研究者们的心态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当我们在“GH(高效和谐的)数学教育方式”中提到“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还说:“那不过是个政治口号,如何在教学中贯彻?”  相似文献   

15.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我们科学教师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校实施“四三二一”师训方案(即一月进四次阅览室,读三篇教育教学文章,摘抄二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一篇读后心得),这对于鼓励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博览群书,增强自身理论知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感到这些教育教学文章更多的是反映“别人”在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不再设置专门的“应用题”这一学习领域,而是渗透在其他学习领域当中,统称为“解决问题”或“用数学”。新课程应用题与原教材相比,有以下三个新的特点:一是打破了原来应用题教学的系统性。原来的应用题严格按照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一课一例地进行教学,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编排脉络。新课程应用题教学与其他学习领域紧密结合后,不再像以前那样编排,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编排上有点“散”。二是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从形式上看,有纯图片呈现的,有文字呈现的,有半图片、半…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情境教学是内在于其中的表达,徒有形式的情境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情景”中,虽然有完整的教学程序却无法启迪心智、获得包容音乐内涵的具有教育效能的心理场,也就无法营造出“境界”,在剖析“情景教学”与“情境教学”中,我们提出了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策略,以期获得神形兼备的音乐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9.
陈炳建 《福建教育》2005,(11A):54-55
走进数学新课程,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进行静悄悄的革命。然而,当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碰撞时教师往往缺乏怀疑、批判等意识.出现了盲目追“新”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异步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极积学习,遇到不懂的习题能够积极请教。“异步教学”像给了学生们一片展翅高飞的蓝天,而我们就像那雄鹰一般毫无拘束的飞翔、遨游,尽展风采。在课堂上,我们学生才是主角,这里是我们的大舞台。班组里呈现出一片学习的气氛,甚至以往那些不善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异步教学”让我感觉到,那是一片草原,看!一群骏马,在驰骋着,那就是我们,感觉轻松又自在。“异步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在课堂上,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还学会了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