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芾在日本     
正史与口碑在中国,我总觉得从古到今,很少有谁能像这个人物一样值得玩味。他就是秦代的徐芾。现在不少人将其呼为“徐福”,“芾”字变了,不知道根据是什么。徐芾是个大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阶级似乎不太愿沾“福宝金贵”之类。《史记》是正史,不仅文采令人激赏,而且...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徐福的名字广为人知,除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正式记载外,还有很多关于徐福的传说。在日本也是如此,众多的传说中,多数与他的文化传播和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的故事有关。但也有与徐福有关的爱情故事。佐贺县是传说中徐福在日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当地人们至今仍以各种方式怀念着徐福在农耕、养蚕、医药方面的功德。例如,佐贺县每50年要举行一次盛大的金立神社祭祀活动。金立神社50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其实就是对徐福的感谢祭,同时也追寻传说中徐福从登陆地到金立山之间的历程。祭祀活动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将…  相似文献   

3.
徐福东渡日本研究中的史实、传说与假说王妙发有关秦代徐福东渡日本的研究,在日本和中国两地,这几年都稍有点“热”起来的样子。契机似乎应是1982年在江苏省赣榆县地名普查时发现了一个曾经叫过“徐福村”的地名。1984年罗其湘、汪承恭为此在《光明日报》撰文,...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一词先秦时期已见,如《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古至今,“礼仪”二字经常一起使用,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与“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顾农 《寻根》2010,(1):90-91
<正>鲁迅在杂文《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中写道,对于那些一味愤愤不平、自暴自弃以致"恨恨而死"的人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表示颜色的词汇像漂亮的彩虹那样,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应有尽有。颜色词也叫感官词,是英语词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对描述事物的色彩,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以及在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还往往有着其他特殊的含义及用法。black除为...  相似文献   

7.
杨琳 《寻根》2001,(1):107-111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是某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例如:“那些二百五大夫光会照你要的药开处方,治不了什么病。”二是指傻里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例如:“知道的说他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二百五呢。”  相似文献   

8.
顾关元 《寻根》2001,(6):103-104
按摩疗法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是不以药物而以动作“模、接、端、提、按、摩、拿”八大法达到疗效的一种治病方法。《医宗金鉴-整骨心法要》说:“按,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谓徐徐揉摩也”,“推、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为两手捏定患处。酌其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推拿”名称的正式出现是在明代张介宾的《类经》。“按摩”与“推拿”只是名称不同的同一个治疗方法。关于按摩和推拿名词之互换,明代周于藩氏有记载说:“按即拿之说也,前人所谓拿,兹则以按易之。”此后按摩与推拿遂并用于世。  相似文献   

9.
雷颐 《寻根》2000,(1):52-57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处把“文”排在了“行”的前面.与《学而》篇顺序显然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中,常有一些为人忽视却又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汉语把植物的生命繁殖叫做“播种”或“撒种”,而把人的生殖叫做“传种接代”。著名汉学家爱伯哈德认为,在中国,“蓝色土地上播种”指的是“受孕”①。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并非中国独有。古代埃...  相似文献   

12.
周士琦 《寻根》2000,(4):106-107
“发烧”和“发烧友”这两个词语时下相当流行。日前在某杂志上曾读到一篇谈“发烧”一词的文章,作者认为“发烧友”中“发烧”之说是“发烧”原义的引申义:“‘发烧’一词原义是体温增高,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也说‘发热’。现在已经出现了引申义  相似文献   

13.
<正>欢迎学界朋友们到古城西安参加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们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脸儿”与“脸谱”王希平戏曲舞台人物的化妆造型艺术在元、明及清初南北曲盛行时期,曾俗称或简称为“面”。生、旦角色的化妆是较简单的“搽粉”和“抹彩”,称作素面或洁面;净、丑角色的化妆是“傅粉末”和“搽灰抹上”,故称为涂面。具体的又分为红面、黑面、白面、...  相似文献   

15.
"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以降,无不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但却有所不同。荀子提出"壹于道",注重对"道"的知与行,其主要特征是加强了"心"在"知道"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心"的修养,且始终是以"中"贯穿"虚壹而静"的修养过程中,"虚""壹""静"三者均需要在"中"的规范下完成,"中"既是其本体之依据,也是其实践之方法。荀子通过"知"构建了"心"和"圣"(道)之间的联系,通过"知"来描述"圣",通过"心"来实现"圣",以此实现儒家"成圣"之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一 與宋尹同屬於所謂道家學派,而影響較宋尹為遠且大者,是老莊。《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莊周著書十餘萬言,雖“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可為定論。老莊對於“一”“二”的理解與態度,從字面看,似有不同,從內容上分析則基本相同,而莊詳於老。茲分別述之。先看《老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几种形式独特的传统地方民谣,象陕西北部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调”等。青海的民谣称之为“花儿”,它对于青海各族人民而言实属须臾不可离缺的生活内容,尤其在青海省河汉等地区,凡是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必能听到花儿的歌声,而凡有花儿的地方,必会有热闹非凡的花儿聚会。每逢夏天,墨绿色的青棵和金黄色的油菜花把广阔无垠的高原装点得分外妖烧。各族妇女在田间劳作或原野上放牧时引力高歌,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儿”曲调弥漫于天地之间,田野之上,此起彼伏,绵绵不断,处处形成了“花儿”的海洋。青海的各…  相似文献   

18.
赵进 《华夏文化》2001,(4):54-54
元与兀,《说文》因形析义,不足为据。一般以为同为一字。《汉语大字典》引证高鸿绅《中国字例》和林义光《文源》,对同为一字,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9.
“的士”与“酒吧”考源振兴“的士”与“酒吧”最初源于美国。1907年,美国一位富豪子弟亚伦同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晚上散场后他们去叫马车,由于马车夫漫天要价,双方发生争执,亚伦被马车夫打倒在地。亚伦为了报复干马车夫这一行的的人,想用汽车来挤垮马车这...  相似文献   

20.
张泰 《华夏文化》2015,(1):37-38
元曲是元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文艺形式,口语化色彩浓厚,因而,元曲在汉语史研究特别是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口语化程度高,其中不少词语难以索解,甚至出现误解。"马包"与"孛篮"为元曲中所用之词,然专家学者所释之义均有可商之处,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浅见,抛砖引玉,愿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