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形成于政府划分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之时。选拔官吏的途径很多,各有其历史发展过程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钱苗灿 《中文自修》2003,(12):47-47
在我国奴隶制时代,由国王、诸侯根据自己亲属的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官吏,而且主要官吏都是世袭的。这种官制叫做“世卿世禄制”。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开始选拔官吏,例如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定官爵高下:某些“士”也靠游说上书和向诸侯自荐取得一官半职。  相似文献   

3.
<正> 一、试说原始民主选举制的一个特点 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群的首领依靠超群的体力、智能和经验所获得的威信,经过群体的自然认可而“当选”。其间不存在任何体制化的选举形式,有的只是激烈甚或残酷的竞争,优胜劣汰是原始群首领的更迭方式。到了氏族公社时期,某种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科举选官制度的创立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乃至社会风气等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开创了近代文官制之先河.然而,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缺陷,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较之于同期的西方,有先进、完善得多的科举考试以选才用人的制度。但在近代化过程中,这一制度被西方借鉴并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官制度。与此相反,由于专制的政治体制、官本位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小农经济等的严重局限,这一制度在我国却衰亡了。比较中西迥异的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较之于周期的西方,有先进、完善得多的科举考试以选才用人的制度。但在近代化过程中, 这一制度被西方借鉴并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官制度。 与此相反,由于专制的政治体制、官本位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小农经济等的严重局限,这一制度在我国却衰亡了。比较中西迥异的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育 《考试》2011,(9):42-44
历史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谈到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古今中外,尽兴探讨;地理从宏观上的怎样复习,到微观上的“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示意图如何用,既概括又具体;政治主打“时政、教材知识与方法”的结合,从当下时事到主观题的解法,鲜活又规矩,“考生资料”的“回归”,更加保证本期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主题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官职、官制的产生和作用;二是古代选官制中的人才选拔和官吏来源的五条途径;三是科举制历经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古代官职、官制的产生和作用官职、官制是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官制产生于夏商时期。中国古代的官职、官制逐渐形成中央与地方两套制。其形成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二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三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四是有利于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多次的民族融合,但同时也埋下了君主专制和阻碍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祸根。二…  相似文献   

9.
自三代至明清,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大致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通过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检讨,总结其参考价值和历史教训,对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途中选人用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孝选官肇端于汉代 ,其后历代承袭相沿 ,成为中国古代“孝治天下”政治原则付诸官场人事铨选活动的重要施政表现形式。以孝选官注重为官者的孝德修身即孝悌品行的完善 ,是儒家“寓政于德”政治伦理思想在官场人事制度中的具体实践。在儒家孝道政治化的施政实践中 ,孝悌品行不仅是步入仕途的一种潜在政治资源 ,而且也是仕宦官员黜陟迁转的一项重要参照指标或依据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客观存在,无处不有,关键是如何发现人才,识别人材,重用人材.古语云:“千里马常在,伯乐不常在。”“千里马”要驰骋奔腾需要伯乐的识别。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谓是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千里马”被识别的过程,尤其值得注意得是在秦汉到两晋南北朝这八百多年中所一直延续使用的察举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面临如何组织管理问题。原始社会的管理者,是在向大自然斗争中自发涌现出来的,如前氏族社会时期,人们之首是自发产生的、是不固定的,今天你在采集、狩猎劳动中表现突出,你就是当然的组织者、管理者,明天他表现地超群,他就必然取你而代  相似文献   

13.
贪污腐败问题与选官制度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夏商周.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战国,客卿制度;秦,皇帝直接任免;两汉,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至清,科举制.虽然这些制度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而且,它们也没有解决腐败问题.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对当代廉政文化的建设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杨尚书选官     
小算子 《初中生》2008,(12):31-31
《唐阙史》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唐代有位尚书叫杨损,有学问,会算术,任人唯贤.一次,朝廷要在两个小官吏中提拔一个,因为这两个人的情况不相上下,所以负责选拔工作的官吏感到很为难,便去请示杨损.  相似文献   

15.
杨尚书选官     
《唐阙史》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代有位尚书叫杨损,有学问,会算术,任人唯贤.一次,朝廷要在两个小官吏中提拔一个,因为这两个人的情况不相上下,所以负责选拔工作的官吏感到很为难,便去请示杨损.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为了统治人口超过自身数十倍的异族,元朝统治者在选官任仕方面走了一条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汉族王朝的道路。总的说来,元代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有吏员出职、怯薛制度、科举考试等。这些选官制度,集中体现了蒙元统治者的意愿,同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器正常的运转,满足了蒙古贵族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选官制度是国家用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其选拔官吏制度也更加完备。《明史·选举志》载:“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日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并用“三途并用”来概括明代选官途径。关于三途,人们说法不尽一致。明世宗说祖宗朝用人三这为“科举、岁贡、荐举”[1]。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考试传统的国度,实行1300余年科举考试对近现代各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深刻影响,考试选官制度则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也产生了深远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汉代察举制度的由来、得失及顺帝时期所作的改革,认为,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虽然比及“任子”制度有所进步,可以为封建统治集团注入新的生机,但由于当时统治集团日趋腐败,即使察举制度再有所改革,也挽救不了汉王朝一步步走向覆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征辟制度作为汉代主要选官方式之一,是适应当时制度环境发展需要特别是选官方式超越与创新的产物,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与品性、严格的标准和资格限定以及不可或缺的考铨机制。征辟制开创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新途径,是历史的进步。就其本质而言,征辟制只是封建专制制度下无法消除的一种特权现象,至汉末已经不符合人才选拔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