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郑敏是“九叶诗人”之一,在诗歌的创作中,善于从鲜明具体的形象中,概括、升华出具有相当深度的思想,以思想知觉化的途径传达人生经验及宇宙思考.文章以《金黄的稻束》为例,通过其塑造的“稻束”这一鲜明的形象,感受诗人深邃的哲思及其运用雕塑或油画的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首具有典范意义的现代抒情哲理诗,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为读者提供了多条进入其知性世界的路径。通过对作品核心意象的理性梳理,在充分肯定其"情性"与"智性"高度和谐的特点基础上,分别从"苦难""静默"和"疲倦"三个角度切入,用以阐释通向《金黄的稻束》所指涉的知性王国的多种可能,意在说明这是一首可以以多棱镜的样式观照到生命永恒意味的成功的现代抒情哲理诗。  相似文献   

3.
对喜欢现代诗歌的人来说,郑敏的名字并不陌生,但郑敏被多数的公众所熟知则是在其诗作《金黄的稻束》以学鉴赏的形式出现在了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的语试卷中之后。  相似文献   

4.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一册开篇之作是写景散文《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夏天风雨来临时姐姐及时给放羊的弟弟送来雨具——金黄的大斗笠,赞颂了农村小姐弟的手足亲情。对于刚从小学迈人中学大门的十一二岁少年来说,这个题材是很亲切的,金黄的大斗笠一定能引起他们温馨的童年之梦的记忆,编者的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分析、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既赞美了穷苦的劳动人员,对所出身的阶段、家庭给以否定,同时也对不公道的世界进行了谴责。  相似文献   

7.
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流传甚广 ,以至人们说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用类似的话评价金庸的作品 ,也毫不过分。可以说 ,凡有华人的地方 ,则有金庸的作品流传。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老人 ,从学者教授到农夫工匠 ,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中都有大量的“金庸迷”。国际性的金庸学术研讨会已开了三次 ,金庸的作品之一《笑傲江湖》 ,已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正式公映。本文拟从人才成长的角度 ,剖析这部作品的意义。《笑傲江湖》 ,应把它当成一部阐发人生哲理的作品来读 ,透过小说描写的刀光剑影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  相似文献   

8.
《森林之魅》被有的学尊为“中国现代诗史上直面战争与死亡、歌颂生命与永恒的代表作”,但深入切实的本释读却至今鲜见。语言、材料、结构的陌生化精心营造使《森林之魅》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美学高度和思辩深度;尤为高超之处在还在于,这种精心营造并不外露,平静自然优游舒缓,而又处处存在着令人震动的张力和戏剧性“突变”。越是深入的本解读越让人确信《森林之魅》的巧夺天王、高度整一,其本现实比《麦坚利堡》更能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9.
本从人生历程的角度阐释贾宝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宝玉对人生名、利、情、爱的取而舍之,体现宝玉抉择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0.
11.
《诗经》中世俗理性生命观已趋于成熟。诗人希望通过立“德”来实现不朽,但他们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苦短,他们希望以享乐特别是对爱情的追求来淡化生命短暂的焦虑,获得生命的超脱。《诗经》的生命观和生命主题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宋中后期巴蜀理学家合州人度正,由于《宋史》的疏漏,致使后人多不能详其本末。本文就度正的家世生平、学术源流以及仕宦经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详细地考证了度正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3.
郑燮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主张师法自然,强调向生活学习。他认为,艺术的根基在生活,作诗书画功夫都在平时的训练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悟之中,同时要感受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当然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不是对生活景象的复制,文学艺术不仅要反映生活,还要高于生活。高于生活必须在在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提炼、揣摩、概括,使诗词书画更"切于日用"。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应该是教师职业专门化探讨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忽视教师主体的生命意义及其人文关怀,教师职业的发展很难实现。立足于此,本文分析了现实中教师生命意义消解的诸多现象,并尝试从社会环境、制度文化、教师自身职业活动等方面提出重构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论语》并非仅仅具有道德修养的意义,而是一部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生命学著作。本文从生命观的角度,概括出《论语》“一体两翼”的思想体系和贯穿其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并分析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它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生命意识凸显的今天,道德教育应该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生命,在道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从而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与生命共生共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形势下教仪行业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如何求解这一难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冯建军 《教育研究》2006,27(3):29-34
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就是教育学看待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最终取决于“教育”的方式。教育是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具有生命性,而且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也因为生命的“在场”而具有意义。这决定了教育学必须具有生命的立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意味着教育学是“成全生命”的人文之学。  相似文献   

19.
隐忍是郑敏的生活态度也是她早期诗歌的主要特征,其具体内涵是勇于面对生存困难,独自承担苦难,并始终怀抱希望;隐忍诗学的形成与郑敏的生活经历有关,同时也与冯至、里尔克等人的影响有关,其哲学依据是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审美追求,隐忍对郑敏本人的诗歌创作有重要意义。隐忍诗学给郑敏提供了全新的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并将郑敏的诗歌创作导入全新境界,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20.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限制和束缚住人。作为自由的人,是在不断地自由创造和选择中拥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生命不止。就存在着改变和重塑自我的可能。人的自由是在具体境遇中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根本在于人选择的自主性。自我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自我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超越和责任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