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境外某媒体和国内某网站同时刊登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湖南78岁老太第9次怀孕。一时间,这一离奇的“新闻”被众多媒体竞相转载、追踪报道,并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9月份埃博拉病毒开始发作,据说是在乌干达首都以北225公里的小镇。 一个女人突然发烧,5天之后死了。埋葬之前,遵照习俗,她的遗体在她的小屋停放两日,以候亲友参加葬礼,遵照惯例,亲友擦洗她的遗体,用一个公用的盆,以示永不分离。 定时炸弹就这样埋下了。几天之后,女人的母亲、孩子、姐妹、亲戚都死了,病毒扩散到周围25公里,截止11月6日,死了89个人。 这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最早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温州市各级干部时常议论着一个颇为离奇而邪恶的人物——瑞安市的“老太”陈仕松。人们称他是“地下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4.
没有下雪的九江让律师牛炳宜想起秦皇岛市某派出所的一个夜晚:同样是冬夜,秦皇岛下着雪,嫌犯被两副手铐分开铐在走廊墙上的铁环,高度正好站不起蹲不下,呈马步蹲姿被固定。第二天早晨,嫌犯尸体在5公里外的铁路边被发现,在他的双手上,各带着一副已成麻花状的手铐。据此,派出所的解释是:嫌犯挣脱了两副手铐,逃到铁轨边被火车撞死。在嫌犯曾被双手反铐的走廊上、积雪上散落着脚印和凌乱的血迹。  相似文献   

5.
某炮兵旅政治部主任吴红兵当主任两年多来,从本部向上级机关输送了11名搞报道出身的“笔杆子”,可他手下仍人才济济,请看他的生“才”之道。“就地取才,精心培养”,是吴王任的生“才”之道。战士时天存因“写作基础一般”,一直没能进报道组。吴主任主任后,通过和小时接触,发现他虽然写作基础差,但有潜力可挖。就把他调进了报道组,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写作经验传授给他。有一次部队抢险救灾,吴主任不顾关节炎,站在没膝的水望,边给小时打伞“保驾”,边给他讲抓拍等技巧,使他受到了一次实地锻炼,拍下了许多难得的镜头。当夜…  相似文献   

6.
洪洞县城的一对普通民警夫妇离奇被杀。更离奇的是,死后,他们被曝出有“亿万身家”,三个子女均在美国读大学。人们不禁开始揣测和追问:他们究竟是怎样实现了这样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3,(3):43-43
1924年1月21日,一代伟人列宁因病溘然长逝,年仅53岁。1月26日,苏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做出决定,列宁陵墓建在红场克里姆林宫边,并采纳了工农大众要求保存列宁遗体的要求。生物学家兹巴尔斯基和解剖学家沃络比约夫接受此任。他们先将遗体解剖、清除内脏,并试制一种药液注入周身血管,以抑制细菌,取代肌肉里的水份。这样,列宁遗体被安放在水晶棺内,安祥地闭着双眼,人们能看清他脸上皮肤的毛孔。“他还活着!”这是苏联人当年常爱说的一句话。为了让列宁永葆生前模样,70年来,耗去了几乎三代科学家无以估量的精力和心血,苏联政府更是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9,(18):30-35
在一起车祸事件的背后,是民意的潜流。最初,来自现场目击者的描述是,“车祸,1人被撞死”、“一辆小车撞倒一人”“有人飙车,撞死了人”和“几辆改装跑车,飙车,撞死一个青年。”而到了第二天,车祸事件被注入了身份的符号,肇事者属于“富二代”,逝者是个外省青年,关于他们的形容词是前者很冷漠,后者很阳光。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社会民主监督力量的成长,一批批大小贪官纷纷落马。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老记”们注意与反思:就是在这些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有些“老记”当年为贪官写的那些“作秀力作”,难免成了同行的笑料。 客观原因一定会很多。但主观原因我们也不能不挖一挖:为什么会被官员“作秀”的假象所蒙骗?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只会盯着领导而看不见群众呢?等等。这样挖挖,可能就不觉着冤了! “老记”要警惕和防止被官员“作秀”耍了,笔者有个“三不”建议: 一是不要被“遮了眼”。一位被“官员”作秀耍过的记者颇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易碎,遽然过眼云烟。但是有些难度较大或者较为特别的报道在完结之后,总会让人有所思考回味,至少一时浮现几缕闪念。在近两年参与大河报采访中心所实施的诸多报道的组织中,生发了一些源于新闻实际操作过程、宥于能力未得彻悟的“思考碎片”,在此抛出引玉之砖,以期指教。惯例报道中的新元素有些报道属于应时必唱的“四季歌”,如年终新闻策划报道。老例如何翻新,确实值得考量。以往大河报在年终要例行策划“大河特别行动”,连续多年以后,又到了2004年的最后几天“策划倒计时”。当时开了几次选题会,说来说去跳不出以往各家媒体的老套,即记…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火车专属的行驶线路,一旦发生火车将人撞伤、撞死事故,往往是“撞了白撞”,铁路部门依照惯例,出于人道主义赔偿300元了事,被撞者也往往只能认命。然而,在古城南京,一位来自四川的打工仔在爱子被火车压断左腿后,向铁路部门提出高额人身伤害赔偿要求未果后,他没有放弃,而是将铁路部门告上了当地人民法院,请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偿21万元。他的诉讼,当地法院会受理吗?他的诉求,能得到法院支持吗?2006年5月12日,南京市栖霞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爱子被火车轧成6级伤残2004年11月26日上午,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镇,来自四川农村的打工妇女…  相似文献   

12.
徐成淼 《传媒》2001,(12):33-33
不少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不纯正,播音中常有读音错误。这里说的“读音错误”,不是一般的“白字认半边”,而是一种“习惯性”误读。一般的“白字认半边”比较容易纠正,如读“绽”为“定”,一经指出,即可改正。而“习惯性误读”却是一种语音习惯,长期误读,而又不以为错,反而以错为对,以致一错再错,流毒甚广。这种“习惯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在宝鸡市城乡各地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每到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千家万户不约而同地收听我们宝鸡电台的“七色阳光”节目。“哎呀,小文娟又有新情况啦!”人们边听边议论,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小文娟”身上。“小文娟”是一个曾被几次转手拐卖的五岁小姑娘,为了寻找小文娟和她的家人,我们在今年新开办的综合性大板块直播节目“七色阳光”中,先后九次作了连续报道。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一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小文娟的父亲为寻找女儿倾家荡产,历尽千辛万苦,折腾了两年多,没有任何结果。正当他和全家人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新闻天地》2008,(1):13-15
一个是贫穷苦难之家,一个是富裕和美之家,由于一次重大车祸,两个陌生的家庭纠结在一起。肇事的苦难之家不畏贫穷,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勇担责任。父亲被撞死的富裕之家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不仅主动放弃了民事索赔权利,还主动为肇事者写“免责书”求情;肇事者陈超军提前出狱后,他们又将其安排在自己的公司里上班。从此富家带穷家,冤家成一家,情动两家人。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的经济衰退已经持续了4年,百姓生活困苦,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出现了居民街头分食死马的令人辛酸的场面。 据外电报道,阿根廷警方8月25日称,24日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马坦萨贫民区,一匹马被汽车撞死,当地饥饿难忍的居民一哄而上,挥刀就地分尸,抢割马肉回家烹食。警察闻讯赶到,试图制止这场街头屠宰事件时,才发现连“一根骨头也没剩下”。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间,参加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季度评奖工作已经整整两年了,这期间发表了若干评价意见,有些已在不断地重复。而“旧说”不可再说,“新语”该说些什么呢?真是颇费斟酌,几次提笔,几次辍笔,最后,决定还是将埋在心底很长时间的一个想法说出来吧。这些意见可能有些“跑题”,不尽恰当,但却是我的“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7.
解题之前,先举一例: 一次,我们单位有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党委改进作风的报道,文章写得漂亮,但是内容真假参半,有些荒唐,被报社采用之后,引起了舆论哗然。一些同志要找领导对质辩论,弄得党委十分被动。党委在会上宣布这篇报道是假的,并做了一些工作,方挽回一定影响。经过这样一折腾,一些读者说:“这样的报道,还不如不写。”“还不如不写。”不写,在刊稿登记本上是零;还不如零,那岂不是负数吗?文章很漂亮,刊用时位置又很醒目,但是失真,就显得十分丑陋了。这岂不象代数中“正负相乘等于负”的公式吗?  相似文献   

18.
认稿又认人     
“认稿不认人”,确实是编辑处理来稿应有的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应该力求“认稿又认人”,就是说,要熟悉作者。有些来稿,主题很不错,报道角度也新鲜,新闻要素都齐全,却很难判断其内容真实程度如何。我们就登过一些事实来自捕风捉影、情节和数字任意夸大、甚至是作者化名自吹自擂的稿件;就是因为它们写得似乎“天衣无缝”,编辑对作者不了解,满足于就稿选稿,未认真核实,被打了“马虎眼”的。  相似文献   

19.
自4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湖南常德程林义市长“撵”记者的消息后,不少捧场的文章相继出现。然而我却有些酸溜溜的感觉。记者的天职是抓新闻抢新闻。但得受命于有司,不可乱抓乱抢。很有点“指向哪里,奔向哪里”的绝对服从。那位被“撵”的摄影记者,虽未明确道出受谁之命,但从“按惯例提前来到会场”看,也完全可想而知的。这至少和程市长有些间接关系吧,不然这个“惯例”又如何形成呢?既然记者“按惯例”来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岂能年年抗洪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的水灾几乎年年不断,抗洪救灾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每年夏天的“传统节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尤其是1998年南北两大洪水的“考验”之后,细心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究竟怎么了,怎么几乎年年都要发洪水,是不是过去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