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营养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类和综合性院校大一至大三男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营养健康知识和饮食行为总体表现尚可,近半数学生具有荤素营养搭配的饮食观念及习惯,饮食较有规律,对营养素的态度及行为较正确。但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主食摄入量过少、不重视早餐、挑食、膳食不平衡等,这与营养知识缺乏和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营养教育内容,鼓励大学生多渠道获取营养知识和提高健康认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学、财经大学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她们的营养知识、合理膳食的情况以及月经期和运动后的营养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营养知识不够丰富,膳食情况也不太合理,对月经期和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也不乐观,文章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膳食营养对策,以期为改善女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从身体状况、营养意识、一日三餐、零食、合理饮水5个方面对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理工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总体的营养意识较好,但在日常饮食习惯上仍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多半学生一日三餐不能按时保证;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饮水量不合理现象也很严重。应加强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膳食的教育,使大学生掌握良好的饮食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艾森克量表EPQ对聊城大学1年级女大学生230人个性心理进行测试,探讨了有氧健身操锻炼对我校1年级女生个性心理的影响,以期为我校公体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1.结果与分析(1)我校1年级女大学生总体个性心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实验前我校1年级女大学生总体个性心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实验前女大学生N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L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1年级女大学生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自我感觉的比较1年级女大学生运动期间的自我感觉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多,自我感觉越来越好。(3)实验后我校女大学生EPQ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营养的角度,对我校大学生整个体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以便了解我校大学生的体质,机能和营养水平,并结合在调查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利措施,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文章中,我们对学生身体的形态、机能、素质及营养方面做了大量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我校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是不令人满意的,女生好于男生。但在体格评价上都属于中等水平,还需在上一个档次,素质上我校男女生好于全国和四川大学生,但仍不能忽视较弱的耐力和投掷项目。在营养方面,我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较好,但在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都是以植物蛋白为主,质量较差。脂肪以动物脂肪为主,质量也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营养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我们认为学生除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学习营养学知识,这对学生合理膳食,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G804.32 20021522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Theability of colleges students self health carebeing recognized from their diet and exercise(刊,中,I)/苏艳红,林华∥四川体育科学.-2001(4).-78-79参3(TY)大学生∥膳食∥体育锻炼∥保健∥营养∥知识∥调研为了解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深化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调查了大学生饮食与锻炼情况,发现大学生饮食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如饮食偏精细,蛋  相似文献   

7.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低,肥胖率较高;大学生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问题,且普遍缺乏营养知识;男女生月饮食消费水平不一。建议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加强学习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段小敏  陈阁  黎莹  李春璐 《精武》2012,(18):13-14
目的:了解陕西优秀运动员膳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运动员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珐:采用K-A-P问卷方式对30名优秀运动员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测试中,营养知识与运动员等级无显著性差异,大部分运动负营养态度端正,但部分运动员饮食行为不一。如:按照口味而不是按营养需要选择食物,不常吃奶制品,常吃零食等。结论和建议: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的营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注重综合性的营养知识宣传,以提高运动员的营养知识认知水平,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帮助其缩短体能恢复时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谢茜 《武魂》2013,(10):14-14
通过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早餐情况的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早餐就餐率低下;早餐营养质量差;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健康知识;许多学生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学生对奶制品、豆制品的消费频率不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校来自不同地区、年级的2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主要在于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是影响我校女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主娶原因,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也是影响其体育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知识知晓、饮食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合理营养。方法据营养"知-信-行"行为模式,设计营养KAP问卷,对冬训期间湖北省重竞技项目全体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营养知识平均得分4.23±1.92,营养知识处于普遍缺乏状态;81.6%运动员按自己的口味习惯选择食物,仅有17.1%考虑到营养搭配,2.3%考虑到营养合理;部分运动员不吃早餐,水果、牛奶摄入频次少,饮食行为不规范;但有着较好的接受营养知识教育的态度。结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运动员加强营养知识教育,使运动员的膳食行为健康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学生膳食营养和营养知识方面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探讨大学生膳食结构,能量代谢及有关营养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增强其体质及营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已显现出巨大漏洞——由于平时不注重营养饮食及营养的均衡摄入,许多青少年体质下降,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为弥补此漏洞,了解真实的饮食结构和营养观念,提高同学们对营养饮食的重视度,向青少年传播更多的营养知识,培养青少年合理饮食和科学膳食的习惯.使青少年获得尽可能充足、  相似文献   

14.
我校为国家教育部审批的全国235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校之一。至2006年9月我校已成立和组建男、女手球队、男子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共5支高水平运动队伍,其中男、女乒乓球队、女子手球队为新建且以教体结合形式出现的高水平运动队。在这5支运动队中,男子手球队是我校具有传统和特色的运动队,始建于1984年,1987年是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自建队以来,参加了全部22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其运动成绩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共取得了10次冠军、7次亚军、3次季军和2次第4名,2006年7月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同组建中国大学生男子手球队,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第18届世界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在试办高水平男子手球队基础上,1998年我校又组建了高水平男子篮球队;从1999年至今,我校每年均参加安徽省和全国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成绩一直位居安徽省高校之首。连续7次获得安徽省高校冠军,并代表安徽省高校参加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在办队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高水平运动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招生、学习、训练和管理上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我校还进一步加大教体结合力度,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康健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0-51,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部分女大学生的全素食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绝对的素食的女大学生出现种种不适,呈现亚健康状态;同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损伤,在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时,运动能力明显低于非素食者。左旋肉碱是减脂的必需辅酶,红肉是左旋肉碱的主要食物来源。绝对食素不利于健康,要在学生当中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知识。  相似文献   

16.
饮食营养视角中的健康、运动与减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女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绝对食素易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在机体承受较强运动负荷的状况下,食素者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低于非食素者,运动能力降低;红肉是肉碱的主要食物来源,肉碱有利减肥;绝对食素不利健康。建议饮食荤素合理搭配,使体液呈弱碱性方能保持健康。本文试图通过对女大学生的素食生活习惯研究,探讨现代生活中女大学生的饮食内容与运动能力、食素与亚健康状态、减肥与肉碱等之间的关系,用实证研究引导女大学生走出绝对食素的误区,确立起适度锻炼、合理饮食、适当休息的三维健身…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广西高校男篮队员饮食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采用调查法对广西高校男篮队员日常的饮食行为以及赛前、赛中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篮球队员对营养学的知识知之甚少,营养摄入不均衡,脂肪摄入含量较高;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早餐不重视、饮食不规律等。通过对上述现象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建议加强对队员们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长、锻炼项目选择、锻炼场所选择、生理期的锻炼情况、影响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我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女大学生科学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健康现状,为今后对高校教师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柳州师专和南宁师专在校教师110人进行营养KAP及健康现况调查。结果:广西高校教师营养知识得分8.16±3.23,及格率为43.6%,且性别、年龄、学校、学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营养态度分为17.72±2.84,及格率90.9%,柳专高于南专教师,差异显著;营养习惯和行为得分33.26±4.82,及格率64.6%;KAP总体分为59.15±8.26,低于及格水平,柳专教师明显高于南专教师,且差异非常显著;健康分2.74±1.91,及格率46.3%;运动分2.41±1.60,及格率55.5%,且性别、年龄、专业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BMI在标准范围的有65人,占59.1%,体重不足、超重、肥胖45人,占40.9%;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健康、运动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高校教师饮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日常饮食营养习惯和行为不够合理,运动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饮食营养态度非常积极,应开展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保健知识,为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姗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7-48,56
本文采用艾森克量表EPQ对聊城大学1年级女大学生230人个性心理进行测试,探讨了有氧健身操锻炼对我校1年级女生个性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周有氧健身操锻炼,能使我校1年级女大学生个性心理外向性增强、情绪稳定、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身隐蔽性降低、较诚实、个性心理健康,并根据结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