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并称天下英雄,但两人在实践中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英雄之道,曹操“务实”而逐渐统一北方,傲视群雄;刘备“求名”而东支西拙,难以完成其兴复汉室的心愿,历史对“务实”与“求名”之争给出了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两个主人公曹操和刘备,一般认为曹操是个傲气十足的奸雄,而刘备是个韬光养晦,谨慎沉着英雄。而我认为俩人孰为英雄尚需斟酌。课文写刘备“就下处后园种菜”,关、张二人问他“为何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刘备却避而不答。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他韬光养晦很深。然关、张乃刘之兄弟,当年桃园结义,歃血为盟,何等亲近?刘备对此二人都不信任,此可谓英雄?其二,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入府,刚至府内,曹操只问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就把刘备吓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论英雄时,刘备推三阻四,乱论英雄;当曹操单刀直入、说破英…  相似文献   

3.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 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吓得韬 光养酶的刘备把筷子掉落在地上。 曹操问何以掉落筷子,刘备答曰刚才天上打了 个响雷吓了一跳。刘备说完,躬身拾筷时忽然放了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载《“恐为躁所先”究竟何指》(以下简称《何指》)一文,提出:‘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意即说东吴方面若不先于曹操联合刘备,而被曹操拉拢走了刘备,则与东吴就更为不利”。这个新的见解,于历史事实不符,于文理不合。对刘备,曹操一向视为“有雄才”“必为后患”的“人杰”。击垮争天下的对手刘备,对于曹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惟其如此,八月间刘表一死,曹操九月便进军新野。荆州唾手而得之后,曹操仍亲率骑兵五千,日夜兼程三百里,对节节败退的刘备,穷追不舍,在当阳长坂,把备军打得七零八  相似文献   

5.
刘备同学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这件事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几天前的一个早晨,班长曹操同学的手机在宿舍里被盗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住在一个宿舍,当时只有刘备因病在宿舍里睡觉。大家做完早操回来,曹操的手机便不见了。一开始刘备也不肯承认,后来刘老师发了怒,说你们若全不承认,就统统停课反思,查不出来谁也别想上课。刘老师说到做到,课,真的就停了。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了。不到两天,刘备就挺不住了,向刘老师承认自己偷了手机。可追究赃物时,刘备却说又弄丢…  相似文献   

6.
刘备同学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这件事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几天前的一个早晨,班长曹操同学的手机在宿舍里被盗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住在一个宿舍,当时只有刘备因病在宿舍里睡觉。大家做完早操回来,曹操的手机便不见了。一开始刘备也不肯承认,后来刘老师发了怒,说你们若全不承认,就统统停课反思,查不出来谁也别想上课。刘老师说到做到,课真的就停了。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了。不到两天,刘备就挺不住了,向刘老师承认自己偷了手机。可追究赃物时,刘备却说又弄丢了…  相似文献   

7.
<正>董承等人立誓除掉曹操,捐躯报效献帝,不料,董承家奴秦庆童因事对其怀恨在心,入曹操府告发吉太医,吉太医、董承等人遭曹操毒手而死。那一纸盟书上的刘备、马腾等人也成了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曹操分兵五路征讨刘备。刘备欲趁曹操远道初至困乏之际偷袭曹操,可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败走芒砀山,刘备落荒而逃,投奔袁绍。曹操取小沛,攻徐州。关羽护刘备妻小,死守下邳。曹操爱惜关羽才德,听取程昱计谋,  相似文献   

8.
方寸之地     
1.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 2.—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打败曹操手下大将曹仁。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 3.曹操打听到刘备的军师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自己身边来。他们摹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给他。 4.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扣押,挥泪告别刘备。他说:“现在失去母亲,我方寸已乱,没法再帮助您。恳请与您告别!”  相似文献   

9.
《曹操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当时,在诸侯群雄的角逐中,刘备沦落半生,还没找到立足之地,曾两次投靠曹操,这节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在刘备第二次投靠曹操时发生的事情。 为了建立霸业,刘备是个有权谋的人物。他这次投靠曹操后,接受了董承带来的密诏,参与了结伙谋杀曹操的阴谋活动。为了怕机密泄露,就有意施展韬晦之计:藏才不露,把才能和意图有意隐蔽起来,避免外人的注意和猜疑;有意转移目标,不与外界接触,不谈国家政事,天天在后花园种菜,以伺待时机,一旦密谋成功,便占有天下。刘备的野心是不小的。 刘备投靠曹操后,曹操方面不少谋士食客曾向曹操建议要斩掉刘备,以免养虎遗患。曹操同样是个计谋很深的人。他没有采纳幕僚们的意见。他懂得“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相似文献   

10.
论曹操     
论曹操,无非就两种,喜欢他的就说是能臣,不喜欢的就说是奸雄,可能与其子曹丕篡位有关,也可能与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关,但因此就说他奸,未免有些委屈了他。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否定了无数三国人物,唯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高看了刘备,只有这位擒吕布,平袁绍,灭刘表的曹操才更胜一筹。在当时的三国时期,有多少英雄豪杰死在马背上,而曹操那样驰骋沙场,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恐怕是寥寥无几。当时曹操却不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