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2.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3.
"拈连"略说     
主要通过对多种拈连现象的分析,对拈连格位按照不同的标准作了次类的划分,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种划分——按拈连的三个成分的隐现及异同的划分(明拈、暗拈和借拈。)  相似文献   

4.
“联”“连”二字都是常用字,它们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区别在哪里呢?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所谓古今字,即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如果联、连是古今字,两字纠缠不清便带有某种必然性,但此说在学界似并未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趣说联珠联     
对联里有一种联珠联,十分有趣,它上递下接,依次蝉联,好像一串珠子,类似修辞上的“顶针”。由于联语递接紧凑,所以生动流畅,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6.
连叠说略     
汉语的叠字运用形式除了人们注意到较多的单叠外,还有人们注意不够的连叠。从词性是否相同看,连叠有单一型和温合型两种,语义内容亲近,结构格式一致,句法功能相同是连叠的基本特点。连叠具有使语义强化,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对连叠现象的考察,有利于深化对叠字运用形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两套正词法国家标准: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和GB/T13715-1992<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由于深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词"的影响,"字本位"的痕迹非常明显.同一问题,两部标准拼写不同,同类问题同一部标准拼写又不一样:<基本规则>里把"应不应该",拼写成yīng bù yīng gāi,<分词规范>里拼为yīngbùyī nggāi,可是<分词规范>里又有kànbù kàn.  相似文献   

8.
质疑"礼貌策略说"和"礼貌规范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讨论礼貌策略说与礼貌规范说存在的不足,指出礼貌策略说剔除了非理性、无意识的因素,试图说明我们做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而忽视了礼貌的不可预测性;而礼貌规范说则认为一个社会文化仅有一套单一的礼貌规范,这种看法似乎是简单化、理想化和绝对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连接、联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翻,都有两种词形。 "联"是会意字,义为"连也"。繁体字写作"肺",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我附  相似文献   

10.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联接、连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翩,都有两种词形。“联”是会意字,义为“连”。繁体字写作“聯”,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强附会,尤其是“耳连于颊”,在字形上没有着落。《汉语大字典》所引林义光的《文源》另有一说:“凡器物如鼎爵盘壶之属多有耳,欲联缀之,则以绳贯其耳。”这倒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5,(5)
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是"国际禁毒日"!在庞大的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83.6%,其中最小的还不到10岁。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个个娇小的身影因为毒品而日渐憔悴,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因为毒品而无比苍白。面对无孔不入的"毒品",是强"堵"还是巧"疏"?我们当然会选择后者。党和国家本着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怀,提出了"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好"的号召。  相似文献   

12.
说"黏"和"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黏"、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黏"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黏"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相似文献   

13.
黄尚武 《阅读与鉴赏》2007,(12):77-77,80
高中语文教科书选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其中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之“连”字失注,今试说如次:  相似文献   

14.
迅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落实“两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而关键的问题。而开展说课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因为说课活动要求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讲述自己对具体课题的钻研和设计 ,这就促使教师本人要系统地钻研有关教材和全方位的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并且还必须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课题设计之中。要做到这些 ,了解和掌握下列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一、说课的涵义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教师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根据 ;然后由听者评说 ,大家共同讨论 ,确定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姓氏联选说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联、喜联、寿联、乔迁联、贺业联、庆功联等可以增添喜气,治学联、修养联等不仅使书房居室朴厚典雅,而且励人奋进。而包含着许多经典掌故和历史名人故事的姓氏联,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戒烟联趣说     
相传郑板桥有一位当宦的朋友嗜烟酗酒无度,年仅四十却已形容憔悴,遍求名医均无效。郑板桥对他说:“我有奇方可治此病。”说罢挥毫写了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7.
趣说书斋联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诗人、大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上撰联,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此联体现了主人的书屋环境:清风、明月,茅屋、村舍,书声琅琅,主人在此读到天亮也不疲倦。此联情趣盎然,催人发奋。他后来还写了一副对联,联曰: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联妙在一个"咬"字,把人们钻研书本的情态及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姓氏联选说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联、喜联、寿联、乔迁联、贺业联、庆功联等可以增添喜气,治学联、修养联等不仅使书房居室朴厚典雅,而且励人奋进。包含着许多经典掌故和历史名人故事的姓氏联,以其独特的魅力,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也说联语     
联语又称对联、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有文学形式,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闪耀着奇光异彩。一、联语的起源与应用联语是诗词文体演变的产物,其历史源远流长。从周朝起,每逢年节,人们都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韵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像,悬挂大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当时被称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