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从先秦至今我国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寄宿学校中针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学生在校时间长,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各种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行走在心灵世界的桃花源,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寄宿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国内外近十年来寄宿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寄宿生群体心理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分析和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城镇初中。近几年,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附近乡镇的初中学生都合并到了我校,开始了寄宿生活,现在他们所占的比例已达到了40%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寄宿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自卑、焦虑、胆怯、孤僻等心理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差,适应能力比较薄弱。在个别寄宿生身上甚至出现了厌学、行为偏激等现象,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我们的分析,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追求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作为年轻父母来说,正是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良好时机。他们迫切希望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重视的,“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如何解决“发展事业”与“子女教育”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代年轻父母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小学寄宿制办学形式,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了社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们的广泛认可。因为.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有它固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永文 《甘肃教育》2011,(22):22-22
农村学校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村学校寄宿生队伍日益庞大,这对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够教育与管理好这些寄宿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呢?笔者结合本校实际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操作建议,以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凉州区农村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学生心理有很多问题,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有:亮出自己,打开心结,解决自闭;找回亲情,融洽关系,消除失落;懂得生活,感受快乐,远离茫然;释放压抑,舒缓心理,杜绝冲动;审视自己,欣赏他人,根除自负;天道酬勤,自力更生,走出依赖。  相似文献   

9.
崔玉琴 《教书育人》2013,(26):17-18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的整合,寄宿制学校的增加,学生的生活范围、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心理和生理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导致了寄宿生心理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情绪容易激动、性格孤僻、感情冷漠、沉默寡言等。一、对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体会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爱满天下”“创造教育”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心理教育中,从而提高心理课程教育效率,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教育改革。为此,文章从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对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张爱华 《考试周刊》2012,(44):171-172
培养寄宿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寄宿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所以,要对寄宿生加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使其自觉遵守公共利益,遵纪守法,遵守校规,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公物,等等。现在学校寄宿生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2.
李华 《成才之路》2012,(8):18-18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已被提上教育模式改革的议程中并加以实施。在各个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文化的素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寄宿后离开父母,缺少交流和倾诉的对象,易导致心理问题。寄宿制学校要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和温馨的书香寝室、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家校联系等多种方式加强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教育与职业》2006,(18):138-139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文章对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对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使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不断地进步,当前教学事业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开始注重学校的布局调整,于是出现寄宿制学校,这种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能够整合教学资源,落实提升学生的自理以及自立能力,但是随着寄宿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校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及教育策略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寄宿生在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再提出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深化教育内部改革的产物。因此,发展教育首先要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关注农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是寄宿制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寄宿制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理解他人,感受团体的力量,学会沟通、合作;接受挫折的考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生活休闲中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学生由于多种原因,远离父母在学校寄宿学习,许多问题行为暴露在教师和生活管理教师的眼前,他们能否适应寄宿环境,学校如何进行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寄宿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因此培养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各个方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每位教师的初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培养好习惯的决心。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不只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在实践中落实,这一问题成了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教育在不断改革与发展,研究如何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对寄宿生进行人文关怀,营造一个有利于寄宿生在情感交流与教育上的环境,能够使得中国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寄宿生进行人文关怀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主要以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寄宿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甘肃省职业学校在对寄宿生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寄宿生人文关怀的现状。最后,通过相关资料总结分析,结合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及个人知识,对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寄宿生人文关怀提出相关建议,以望促进其职业教育在人文教育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