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现代制药企业需要多学科交叉、综合能力强的卓越制药工程师,如何提高制药工程师的培养质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卓越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出发,探讨了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卓越制药工程师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升高校工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文章指出企业单纯向高校提供实习资源的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资源输入输出不对等,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即以学生作为校企双方资源吸收转换的载体、以校企资源互补实现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平衡.基于此,构建和实施了北京科技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确保这一计划的实施。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满足卓越制药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校企联合构建基于"行动导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卓越计划是企业全程参与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卓越工程师能否培养成功的关键.介绍了以"行动导向"为中心教学体系的内涵和推进"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方法,构建了以"行动导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有利于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序关系分析法为理论基础,以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企业的培养方法、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业务技能培养策略、职业技能培养策略为指标,构建了合作培养企业的优劣评价模型.最后,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合作培养企业优选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优选合作企业不失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校企合作培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重要路径。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要加快"卓越工程师"的机制构建,打造具有资金保障、师资支撑、组织支持、制度保证的动力机制,以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面向“卓越工程师”标准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软件测试工程师为切入点,探讨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措施,重点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能力培训、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化工程人才。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以软件测试工程师为例,在明确卓越测试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校内和企业两阶段相融合的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和企业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创”型人才.针对水产专业卓越工程培养的目标,提出了通过建立校内外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整合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并建设包含校内外导师在内的师资队伍来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水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研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实践,建立了校企双赢的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以达到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了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创建电气工程专业“1+1”的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对比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践工程环节薄弱、学校硬件匮乏、校企联合办学困难、高校自身管理问题等不足,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并且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完善现有“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提高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之一是通过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来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在联合培养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教育(OBE)理念,从课程建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下,卓越工程师的课程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12.
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基本素质,对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定位,提出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应注意的几个环节,如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并给出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例,以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将开放模式全方位运用到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当中,探究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开放新途径.通过实践发现,实验室开放和实习基地协同开放,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表明,实验室和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开放新途径,对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本文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桥梁系教学培养为例,试图讨论和研究"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全过程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重要专题,着重关注"卓越计划"中企业在校企全程合作的意义和桥梁工程系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以及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桥梁工程系校企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指针对某具体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将是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师。文章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工程教育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国际上成熟的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方法,分别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1"新型联合培养方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等四个方面探讨改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事实上,只有企业的全过程参与,才能培养出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文试图系统地讨论和研究"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全过程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重要专题,包括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校企全程合作的主要环节和合作内容、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等五个方面,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亟需的人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人才培养类型。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校企联合是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构建形成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应用导向的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应用,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伦理的文化熏陶,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优势潜能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校企在合作教育方面目标和动机的不同,再加上企业缺乏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呈现出"一热一冷"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原则下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索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突破以实验中心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方式,丰富并扩充了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内涵,形成一套以校企合作为生命线,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为重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中心为载体,以校企双向交流的实践型师资队伍为保障的,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示范性意义的、适合相关工科专业方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法国高等专业工程师的招生情况、培养过程以及教育特点。借鉴法国高等专业工程师教育,探讨我国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从保证生源质量、校企联合方式和导师队伍建设三方面提出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