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兼容并包",体育教学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的教学方法千姿百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如果仅凭谁的"一家之言",显然不合时宜。如今素质教育和规范管理的双重要求迫使我们必须追寻和回归本真的体育课堂。追寻体育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体育课堂。我们提出本真体育课堂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二是学与教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三是开放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比较平衡的婚姻当中,夫妻双方共同享受着很多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同时也相互鼓励着对方可以有各自的追求,这就表明他们之间有一些健康的界线。而在失衡的婚姻中,界线却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3.
受新课改的影响,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初中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面对越来越繁华的初中数学课堂,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热闹背后的现象。当前低效或无效已经成为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回归课堂的灵动,回归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王坚 《辽宁教育》2012,(1):68-69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理应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课堂教学却往往在精美而不实用、浮躁而无内涵的外包装下渐渐背离了教育本源。我们应该回归课堂原点,立足学生的需求去坚守课堂的真诚;回归课堂本原,立足学生的人生发展去坚守课堂的真谛;回归课堂原态,立足师生的思想交融去坚守课堂的真实。由此,在人本理念的浸润中重塑本真课堂的淡雅与光彩。  相似文献   

5.
话语权是整合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掌握话语权尤为重要和紧迫。目前,教育领域存在众口难调、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迫切需要掌握教育话语权,坚持理性,尊重规律,凝聚共识,引领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位于江宁开发区百家湖畔.这里“闲鹤园”清新,“谈心角”舒畅,“紫藤架”优雅,竹林深处有稚嫩的笑声。运动场上有矫健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意教育的本真问题,探讨教育的诗性复归这一课题。期以通过“背景分析-现状呈现-路径探析-未来观瞻”等诸个研究环节,探寻教育本真的背景特质,呈现教育本真渐趋模糊的表征,探析教育本真复归的路径,观瞻教育本真诗性复归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登高》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拟了一副对联。请看:“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大家说我写的是谁呀?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是大学成为大学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大学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植根于人类对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自由幸福的追寻中,植根于科学的本性。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职能。中国当代大学新精神建构的途径是坚持中国古代大学之善路径,汲取西方现代大学之新精神。大学精神要回归科学本真和教育本真,生成充实和健全的个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其本真。探寻中国教育本真的复位,应当把生命教育当作一种教育理念,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作为生命教育的灵魂;二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三是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升学压力以及教师考核力度与日剧增,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开展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太过狭隘.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的盛行,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通过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实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目的.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出发,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以期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被不少学校挂在墙上,或者刻在碑石上,乃至制作成雕塑字体,立在校园里。大概是见得太多了吧,很多领导和老师似乎对这句话熟视无睹。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几十年,这句话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教育名言之一,它隽永、深刻。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其价值取向是"人为"的。人的诗意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诗意生成性的本质。中国传统教育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运用诗意言说的方式,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质效,自然具有诗意的本质。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圭臬,使得教育朝"逻各斯中心"发展,教育成为"非诗意"的存在。教育本真回归的路径在于教育目的指向培养完整的人、教育内容依托诗意文化、教育过程润泽心灵、教育言说凭借典雅的汉语。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通过反思教育的现状已经初步看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有失精神的向度、有失灵魂归宿的地方。尤其是当人们为更多的功利所熏染时,很少有人停下来与心灵对话;当人们为各式文化快餐填满时,也很少有人去理性的思考:那种没有精神底蕴和内涵、那种缺少健康灵魂伟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生命,作为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真正应该关注的.关注生命的教育才称得上完美的教育,才能有效克服现存教育中的异化与缺失,为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育如果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然导致人性的欠缺.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之核心.笔者认为,在教育中融入游戏精神,是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真的语文教学就是落实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教师要能立足课堂,立足文本,立足师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展,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8.
曹国庆 《江苏教育》2012,(32):47-48
做本真的教育,需要我们对教育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们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正确的认知与深刻的理解,对教育的现象有自己理性和智慧的判断。一是要重新理性地思考教育究竟什么。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的语文课堂存在着丢"本"失"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人文性过度充溢,合作学习徒有其表,教学预设禁锢。本真的语文课堂应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语文味"十足;"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依赖教参,不依赖预设。  相似文献   

20.
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在乡村接受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又回到乡村任教,在江宁小学教育这片土地上已经耕耘近30年了。长期乡俗民风的浸润,造就了他质朴自然的人格特征,也铸就了他追寻本真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