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鸣 《新闻窗》2007,(1):66-67
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即摄影记者),对新闻图片都有各自的认识。新闻摄影研究人员认为:新闻图片主要是表现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视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新闻艺术价值更加重要;而新闻摄影实际工作者则认为:新闻图片就是以新闻为要素,新闻价值应该最为重要,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2.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3.
2011年新年伊始,新华社就以《新载体不断涌现,"全民围观"时代到来》为题发表中国网络文化生态观察,文章称:"2010,网络文化进入‘全民围观'时代。"然而,"围观"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现象,其深层的意义更是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即:不是因为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而传播,而是因为第一传播本身导致的围观,赋予了事件被重视和报道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于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等,人们希望了解更多的背景资料、新闻过程、外界评论、专家观点、相关新闻、后续报道等多角度、全方位、大容量的解读新闻,由此,网络专题新闻应运而生。网络专题新闻由于顺应了网络新闻规律,发挥了网络传播优势,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发展迅猛.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的点击热点和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5.
庄重 《记者摇篮》2012,(5):55-56
随着民生新闻形式的兴起,民生新闻形态的深入人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媒介不断增多,诸如网络、手机、广播、报纸等。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电视新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网络的传播快,电视新闻不再作为受众得到第一手新闻的最佳途径,而且网络的涉及面宽,表达更为自由,人们互动交流的空间也更大。纵然网络如此强大,电视民生新闻仍旧有其长期生存并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发现新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前 《军事记者》2001,(9):18-19
有些记常常因为发现不了新闻事实而苦恼,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发现方法,新闻事实往往就在身边。新闻事实是用来加工成新闻作品的资料,这种新闻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它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领域新闻资源十分贫瘠,而有些领域则是新闻资源的“富矿区”。对于记来说,如果发现了新闻资源丰富的矿区,采写新闻就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角度运用广泛,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已不少。本文所要做的,是就新闻角度由什么构成和它的基本功能,做一点理论探讨。 现在讲新闻角度,较多的说法是“侧面”。有的新闻学辞书也把新闻角度表述为“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这种情况姑谓之侧面论。侧面论的一个突出不足,是只讲到了事物的横向联系,而忽略了纵向联系。因为这样,就不能说明仰角度、俯角度等问题。侧面论也不能说明角度的“度”即角度的大与小,因为一个侧面并不必然比另一个侧面大或小。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是什么?《新闻学大辞典》将新闻角度表…  相似文献   

8.
对于地方电台整点新闻来说.要真正体现新闻的“新”与“快”非常之难。难在两点:第一.地方电台平台有限,本地新闻资源有限、人手有限,最新最快的本土新闻根本无法填充如此多的整点半点新闻时段。第二,因为本地新闻资源的局限.整点新闻编排了大量的省内外、国内及国际新闻。由于这些新闻资源大多来自于网络,  相似文献   

9.
网络红人借助网络这一中介往往可以因为一个帖子而"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无源之水,除了网络推手的精心策划外,它还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媒体的价值取向和人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网络红人所具备的新闻价值要素在传播过程中被无限放大,这与媒体狂轰滥炸式的宣传不无关系,新闻专业主义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宠儿,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新闻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而网络"推送新闻",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和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正被各大网络媒体积极采用。本文将从网络推送新闻的受众率和推送内容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新闻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党报建立新闻网站,使得这项职能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实现方式。新华网“发展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都是全国新闻网站论坛的名品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记招待会上的开场白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这段话,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网络舆论的重视,而网络舆论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许多新闻工作者常为选择一个新鲜脱俗的新闻角度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这是很值得的。因为一篇颇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可能因为没有选择好角度而流于一般;一篇题材平平而难以采用的稿子,可能因为找到一个新鲜的角度而获得成功;一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也可能由于角度选择得好而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的要求是新闻工作最本质、最基础、最核心的要求。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新闻的真实性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很多媒体记者编辑为了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往往习惯于借助网络搜索新闻线索。令人担忧的是,网络新闻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编辑记者很容易被网络假新闻蒙蔽。而再通过新闻媒体以讹传讹,其后果不堪设想。既成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又极大伤害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在自媒体时代,我国的虚假网络新闻层出不穷,正是因为网络的发展为这些虚假新闻的传播铺设了路径,网络虚假新闻对社会和大众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虚假新闻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我国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Web2.0时代下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新闻文本的生产将出现一种部件化的趋势,即新闻的文本将呈现出非线性的块状化,文本的内容将由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创造,再经由专业的媒体组织整理加工而成。因为新闻文本的部件化,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践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滨 《传媒观察》2007,(4):32-32,33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报纸新闻在传播空间特别是时间上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挤压。网络技术实现的新闻即时传播,使得报纸新闻面临着生存上的挑战。在世界范围,网络冲击造成的报纸发行量萎缩与广告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实,迫使报纸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在网络传播冲击下报纸新闻产品的定位,寻找在快速更新的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的特色及价值所在,思考在报纸传统出版周期的制约下,如何体现纸质新闻自己的时间定位。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入手,探析报纸新闻在当前传媒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徐镔 《河北广播》2004,(5):69-69,72
编辑、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报道新闻,以此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新闻怎么写,稿子怎么编。而对于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应该说,发现新闻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新闻发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发布会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的发布类型,把传统的新闻发布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发布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浅议广告新闻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舒允 《新闻传播》2005,(11):26-27
只要稍加注意目前的新闻传播媒体,有心人即可发现广告新闻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纸质媒体中尤以都市类报纸为甚,电子媒体中尤以广播为最,而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广告新闻化现象也越来越多地见诸网络。广告新闻化的运作者也由此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广告新闻,又称新闻广告。广告新闻,按其运作者的话来讲是一种带有广告性质的经济型信息,也就是一种与经济有关的新闻。而广大受众目前在媒体所见的广告新闻化,实际上只是借用了新闻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质仍然是广告,既然是广告,则根本不能与事实等同。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史,其实就是一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因为每一次信息传播的发展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一次创新。随着5G网络的发展,网络将以其最快捷的方式给我们带来最便捷的信息服务。但是,一味地追求"快"、"新"、"趣",而忽略新闻本质的"虚假新闻"也是屡禁不止。那么,虚假新闻为何久治难愈?它的成因是什么?它对媒体,对受众又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