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多数学校的上课铃有两遍,第一遍是课前预备铃,第二遍是正式上课铃,两遍铃之间相隔两分钟.照理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教室,为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物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但事实上,预备铃响起之后,有的学生才想起往厕所里跑,有的学生则在教室里继续嬉闹着,只有少数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课前准备,很多学生上课五分钟后仍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段飞 《辅导员》2009,(5):1-1
“上课这四十分钟其实可短暂了,铃铛一响一关,一节课过去了,嚎……铃铛再一响一关,又一节课过去了,嚎……上课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上课了,铃还没响!上课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下课铃响了,课还没下。”  相似文献   

3.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铃响后开始讲课:预备铃响到教室,提前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尤其是现在的电化教学,笔记本、投影仪等手段的使用,要求我们的课前准备要充分,保证上课铃响开始讲课。有的老师预备铃响到不了教室,上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总希望学生多读一点,知识面宽一点。于是,课外还常给学生介绍推荐一些助读材料。然而,介绍推荐只能广种薄收;因为有些同学可能去读,有的就未见得去读。怎样使同学们都能多读一些助读材料呢?我发现:预备铃响到上课前这一段特殊的间隙,很适于用小黑板让同学们阅读一些短小精粹的格言睿语,名话警句,以至趣闻轶事;而且颇受同学们欢迎,效果亦佳。预备铃到上课铃,一般是三分钟;第一节课则有十分  相似文献   

5.
课前三分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时间。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课堂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下课时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其中,乐不思蜀。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  相似文献   

6.
李清华 《辽宁教育》2014,(12):91-91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泉。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优良的教学环境,还要有大量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多年来,我校利用微型课这一研讨形式,不断创设集备新模式,省时高效,提升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微型课的定位 相关资料将微型课定位为: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不多于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革命烈士     
汪小中今天肯定会很累。因为他今天每一节课下课后都要到办公室去老老实实地站着。站到上课铃响了回教室。下课铃响了又要去老老实实站,站到上课铃响了再回教室。这完全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8.
一些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形: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跑回教室,如此极易发生相撞、摔倒等情况;上课铃响过有一段时间了,个别教师才慢慢进入教室上课。如果能提前两分钟响预备铃,不但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还能使老师上课时间得到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说三、五分钟,多则拖上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我带着这个问题到小学听了48节课,其中拖堂的课29节,占千分之六十,其中拖堂二、三分钟占千分之七十二,拖堂五、六分钟的占千分之二十八。拖堂的心理反应及效果,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电铃响丁当》一课的教材思路是:用电铃导人,先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铁的性质,然后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经过几次试教以后,学生研究的环节问题不大,就是导人时间长,有些牵强。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铃(现在学校已经不使用这种电铃了),我需要一一介绍电铃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它们的作用。学生被这个新奇小电铃的每一部件深深地吸引了,当问及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时,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最后常由老师挑明。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以下种种现象,却叫人心急如焚!请看某校的几个镜头:镜头之一:课前不做准备。有的学生下课时间犹如出笼的小鸟,光顾吵吵闹闹,叽叽喳喳,根本不去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预备铃响了,吵闹还在继续。镜头之二:上课不专心听讲。有的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一般都会抱怨语文教学时间紧迫,目标难以落实。但在语文课堂中实际上浪费了许多的课堂零头时间:如预备铃后的五分钟,课堂中途停息的三分钟,课后与下课之间的六分钟、七分钟……这些零零散散的课堂剩余时间悄悄地散落在课堂中,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合理安排这些零头时间来做很多有益于教学上的事情。练习说话,训练口才。在上课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学生一进教室,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节目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是同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的密度是指在一节课里,各项活动的合理时间和课的总时间比例。通常说的密度是在一节课中,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实际上就是练习密度。如一节课45分钟,学生实际练习20分钟,其密度为(20)/(45)=44.4%。测定密度的方法:选择班级里发育中等水平的学生,将他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的实际练习时间,按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分别记录下来。如果开始部分为12分钟,实际练习时间为6分  相似文献   

14.
调皮哥们儿     
(A)没有铃铛喊着上课我们学校还没有电铃的时候,王二毛是敲铃手。学校配给王二毛一个闹钟,这个闹钟王二毛放在他的桌上,上课的时候、自习的时候看看时间到了,就快步走出教室去敲,当当当的节奏是下课,当——当当的节奏是上课。除了星期天,每天都要敲,每隔45分钟都要敲。敲了那么长时间,但王二毛对敲  相似文献   

15.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规律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讲三五分钟,多则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师“候课”是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备状况,是教师课前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等诸多方面。一、教师“候课”的功用1.教师“候课”有利于良好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的建立。良好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教师的“提前到堂”,使学生马上意识到就要上课了,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期待着新的一节课的到来,并且以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学习斗志及时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状态,保证了课堂教学能正常而…  相似文献   

17.
候课是指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我们学校平常的课前2分钟预备也是候课的一种。"课前2分钟古诗"是常见的候课形式,但缺乏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古诗、唱歌曲、做主持、巧谈话、勤默词、读美文等活动丰富这一候课内容,让课前组织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18.
楚万仁 《教育》2011,(27):46-46
<正>只有科学、高效地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前准备发挥效益课前准备指从预备铃到上课铃这段时间,即"课前2分钟"。我们对"课前2分钟"往往忽略或不够重视,往往  相似文献   

19.
高晓云 《科学课》2009,(11):24-26
教学片段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点击课件响起电铃声)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电铃声。 师:对!在学校里电铃每天都为我们敲响上课下课的信号,那么,电铃是怎样工作的呢?(出示多媒体课件:电铃内部构造图)这是电铃的内部构造图,电铃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奇妙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说课已经成为许多学校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的又一主流形式。它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里运用口头语言把自己上课的程序,运用的教学方法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说给其他教师或评委听。它既是教师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是教师课堂设计的思维创新,也是教师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怎样才能说好一节课呢?现结合自己说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