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中国恰好跨入人均产值800~1000美元大关,即进入利益分化、甚至利益冲突的多事之秋.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风险区域,这是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标志,也将考验我们这个民族是否有智慧化冲突为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国转型期社会冲突观念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一直处于总体性社会中,在这种社会框架下。人们的社会冲突观局限在政治和阶级的视野内,这在当时的社会框架之内是有其合理性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冲突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原有的社会冲突观念为指导已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社会冲突了,重构与新的社会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冲突观势在必行。本借鉴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新的社会冲突观应当立足于阶层分析、由政治定性转向突显经济利益取向、承认冲突的正功能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社会上不少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走向了负面,甚至做出了泯灭人性之事.这种人性之殇的现象如果不根本改变,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又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的全球背景下,与此相应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如何化解价值观冲突、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近代中国社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在互相交流吸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发展;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是先以经济技术为开端,继而深入到政治制度以及观念化;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改革和观念化的更新配套进行;吸收外来化的积极成果,改造完善民族化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推行,我国诉讼民主、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沉默权的概念、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沉默权移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析解,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解析我国贫富差距的成因时,非经济的社会性因素分析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政治转型、化转型、教育转型扩大、缩小贫、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转型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因此,防止贫富差距富差距,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转型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它给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实现权威的理性化、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中国的政治发展将实现历史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10.
一、对社会矛盾或冲突根源的解释不同 (一)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关于社会冲突的原因 西方社会冲突论者都把韦伯的财产、权力、声望的三维分层标准作为分析冲突原因的根据,认为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分配不公是引发社会冲突的最终根源.但各家学说强调的重点不同。达伦多夫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把不同的群体整合到同一结构中,依靠的是权威的强制。拥有权威的入要求维持已有结构,而没有权威的人则要求改变原有的权威关系,对权威这一稀有资源的争夺成为社会结构内部固有的冲突原由。由权威关系决定的利益是客观的,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不过当人们没意识到它时,它只是一种“潜在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也是潜在的,潜在冲突耍公开化。  相似文献   

11.
网上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论,往往异常激烈,这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体现了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开放。因为,过去民众都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难以发表不同看法,当然也没有地方可以自由讨论。互联网为发表不同观点提供了平台。因此,历史问题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发表见解的领域(其实很多领域都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讨论中来。这是每一位参与历史教育的人值得重视的新现象,它预示着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正像100年以前,电气时代取代  相似文献   

12.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中学生,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价值选择的冲突。对当前海口市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中学师生关系总体呈现良性发展状态,但有1/3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乏味,有近1/3的学生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办学综合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其师生冲突高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其原因是:学校管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与学生的价值选择相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功利化。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之所以成为目前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就最大的国家,就是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决定了经济发展必定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宏观角度,应用资料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和国家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中国国家考试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国家考试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社会出现了不同利益集团,中国农业已分为农村劳动者,农民工人等8个阶层,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较大,干群关系紧张、城乡矛盾加剧等现象,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化整合,政治制度整合、法律整合及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科学构想的本质诉求,是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涵盖了市民社会的一般价值诉求和历史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一个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因此,以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解读市民社会相关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问题和方向,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讲过的“新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首先从关系式分层和等级式分层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改革以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改革以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既简单又封闭,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僵化密切相关。其次,文章重点探讨了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认为其分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有阶层内部的分化,如工人阶层在体制和收入方面的分化、农民阶层在职业和地域方面的分化等;另一方面是阶层之间或之外的分化,即边缘化(边缘群体的出现)和异质化(新兴群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它对信教者个人及其所处的社会均有着某种程度的调适功能。从社会与文化的纬度来看,它可调适人的心理功能、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调适人与社会的关系、调适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调适国际关系和调适人际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教的这种调适功能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