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职业学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改进教育模式,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发挥资源优势,从课程、学制、内容、方法、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近年来,学校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实施"职教移民、职教富民、职教助民"工程,助推了巫山发展。整合统筹强职教。2002年,巫山县政府部门整合技校、农广校等中职教育资源,组建巫山职教中心;统筹各类培训机构,成立三峡移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青年创业培训等10多个培训基地于职教中心;2007年,依托巫山职教中心,投资3  相似文献   

3.
张勇 《农村教育》2006,(1):57-58
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94年。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专业设置多元化、招生形式多样化、内部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办学方向。基本形成了中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并存、学历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初步办成了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多功能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一种就业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晓清在《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撰文说,我国20年来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讨论,较多关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以及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较少关注已经完成行业转移的农民将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农民工”这种就业模式具有低地位职业、低技术劳动、流动就业这三个基本特征。低地位主要形成于先赋的原因;劳动者素质低和社会网支持差是低技术劳动的原因;家庭经济选择是就业流动性大的原因。“农民工”就业模式将成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农民工:一种就业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5.
余国芳 《湖北教育》2004,(10):30-30
面对困难、机遇和挑战,如何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石晓明同志所提出的“职校要在服务经济中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准确而实在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转变办学模式,提高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东西湖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2004,(8A):9-11
近几年来,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社会齐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方针,根据自身的职能定位,以职业学校和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阵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辅助,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功能,大力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和“两后双百”工程,努力把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不断适应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要,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视点集萃     
农村民办职业教育模式探讨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具有“因地制宜”、“因市施教”、“因用育人”等优点。这些优点使民办职业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因而,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要搞好和推广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和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8.
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94年。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专业设置多元化、招生形式多样化、内部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办学方向。基本形成了中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并存、学历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初步办成了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多功能教学基地。一、政府重视、领导关怀,全民大办职教,给学校发展带…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职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因由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是21世纪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它的提出,对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推进农村劳劫力向城市转移,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及其管理部门必须共同努力,促进其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地经济的发展后劲,决定了当地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和方向,政府采取适宜的措施和方法,将促进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2001年,我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2004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在全省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后,我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预备劳动力培训步伐。这几项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意义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差,资源不充足,相对东部经济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缺乏。这些因素成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中国经济建设要转移到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面对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使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发展的良好机遇,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首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  相似文献   

13.
岳万江 《贵州教育》2005,(22):11-12
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目前,我国每年的农村初中毕业生除三分之一能升学外,三分之二的是没有职业技术而很难就业的“空”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至少有两千万这样的“空”军。这些“空”军要么走劳动力转移的路子,盲目外出务工就业,要么回到农村学习“原始”农业,要么浪荡江湖危害社会,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好这支队伍,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就业平台,是促进农村初中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在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村技校紧紧围绕我村富余劳动力充足的实际,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村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方面,全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另一方面,“招生难”又困扰和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找米下锅”成为农职校的当务之急。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术,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失为农职校一种明智的选择。福建省仙游职业中专学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五烈成人教育中心校是江苏省重点成人学校。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跨越发展”的目标,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积极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力打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拉动了全镇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2004,(5):18-19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焦点之一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探讨职业教育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如皋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万亩。总人口145万人,农村人口122.24万人,农村劳动力61.87万人。作为农村人口大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直是困扰如皋市的大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如皋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333”如皋模式。一、“333”模式内涵“333”模式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创建“三个联合”就业培训新模式。即: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协作培训的新模式,实行培训主体多元化,整合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比如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日趋活跃,数量和比重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使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尤其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线产业工人的新生力量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但是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大量农民没有接受过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