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英汉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在英汉语篇上有所反映。时比分析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输入英汉语篇差异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偏误分析法,以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简单趋向动词的词性、语法意义以及与宾语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简单趋向动词常见的习得偏误类型有误用、漏用、混用和回避使用四种.同时,找出了导致这些偏误产生的高频原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和汉语简单趋向动词本身的复杂性,并从趋向动词的三个角度"立足点""趋向义""引申义"对其进行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角度讲,语言与思维是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借助语言来进行;语言巩固了思维活动的成果,思维丰富了语言的内容。因此,在汉语教学中着力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思维是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汉语教学中陷入了一个误区:教学实践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不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汉语中两个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的演变,并尝试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语义对立的趋向动词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不对称性.关于"上"和"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料分析的结果表现出这两个趋向动词的语法和语义改变完全遵从语法化演变的原则.语法化演变的脉络提供了类型学上的证据,对趋向动词而言,汉语是由一个动词框架语言发展成一个卫星框架语言.在研究"上"和"下"的语法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上"在与宾语结合时,连用的宾语只能解读为目标含义,而非来源含义,然而与"下"连用的宾语则可以是带有目标或来源含义的词.这样的后接宾语限制形成了"上"和"下"在宾语语义角色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架构下尝试为"上"和"下"这两个趋向动词的语义不对称性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华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专业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把所学理论与具体的语言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是专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专业学生在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中利用语料库进行趋向动词偏误分析的语言实践为例,充分证明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欠缺之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写作,其主要原因是来自汉语思维的干扰,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段落语篇三个层次上。文章探讨了中西思维模式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体现,并且从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教授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组织材料,排除汉语干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趋向动词"来""去"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趋向动词的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特别是由它构成的动趋式研究更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两汉之交,佛教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佛教教义也传入中国。佛经的传入,特别是汉译佛经的大量产生,对我国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汉译佛经《鼻奈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趋向动词"来""去"进行穷尽性的查找,尝试分析它们的用法及语义表达,以期对汉语趋向动词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对比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语言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对策:加强有效的语言输入;减少汉语思维的干扰;密切写作教学与读、译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倒装句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如何克服汉语倒装思维障碍和干扰英语倒装句型教学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苡希 《海外英语》2014,(19):164-165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将汉语译为英语时,要想获得理性的译文,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该文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以及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四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思维差异,以及对汉语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将汉语译为英语时,要想获得理性的译文,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该文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以及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四个方面探讨英汉语言思维差异,以及对汉语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序差异较大的主要是主语、同位语、定语和状语的语序。英汉语序的差异可以从语言形式和文化思维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形式本身分析,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语序较固定;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语序既相对固定又灵活多变。文化思维差异也会影响英汉语序的不同,其中包括: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的差异、社会关系中群体和个体侧重点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有一类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向的,称为趋向动词。它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在句中作趋向补语。本文试图对汉语趋向动词的分类、用法以及在哈萨克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文化差异和思维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由此导致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表现出很多文化和思维上的偏差。对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找出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训练。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学习英语的障碍。要想排除这些障碍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弄清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其次是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其三便是排除思维差异对学习的干扰。弄清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才能对证下药。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其他语言教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个由多学科、跨学科的科学体系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它跟其他语言教学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其他语言教学的差异,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特点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语言既是人们用来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因为扎根于各自文化中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本文在分析英汉语篇结构、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论述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常常用汉语的句法思维方式构建英语句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表达。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句法的影响入手,结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实例,剖析句法错误的常见种类,指出研究英汉写作句法差异,可以使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式。  相似文献   

19.
徐牧 《考试周刊》2012,(32):25-26
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英汉语篇衔接的基本理论出发,以指称照应、替代、省略三个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为切入点对英汉语篇衔接进行了对比,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联系的。语言是承载思维的基础,同时语言也受到思维的作用,思维同样在语言上体现。中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达方式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本文通过研究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分析英汉思维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及各自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反映,并通过例证探讨了在翻译过程如何调整差异以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得出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思维差异影响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