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3G时代,青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难免会受到手机媒体的影响,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表现出种种新的问题和困惑。青年的道德价值观主要是通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大基本要素予以表现出来。研究表明,手机媒体可能导致部分青年的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情感形成脱节、道德意志产生动摇和道德行为出现失范。  相似文献   

2.
在3G时代,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必将登上舞台、大行其道、引领风骚,对我国青年一代的道德价值观发展带来机遇和变化。青年道德价值观的发展主要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青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过程。手机媒体有助于部分青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完善合理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所组成。道德认识能够判断是非、善恶,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原动力,对道德意志的产生起催化作用;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必须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一、造成大学生道德规范的主要因素 首先,从道德形成的心理过程来说,任何人道德形成都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心理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开端和基础,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起支配和调节作用。从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中间环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化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构成。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准则、规范和行为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是品德中的基础性结构,离开道德认识,品德的其他问题无从谈起;道德情感是指人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时产生的态度体验,他可以对道德行为产生激励和助长作用,也可以使道德行为受到阻抑或妨碍;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任务,以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的过程。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是人的意志过程或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一个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他们四者的关系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就会失去方向;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就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态度,道德行为就会缺乏动力;失去道德意志,就无法调节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知与行也难以取得一致;离开恰当的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也就无从表现:  相似文献   

6.
道德意志培养在道德行为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道德意志的形成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互交融,连为一个体系.道德意志品质的形成是道德认识、情感、习惯、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得到不断刺激和强化,方可完成.道德意志的培养是一个体系工程,忽视任何道德元素.在任何一个年...  相似文献   

7.
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道德品质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往往从养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认识是道德主体心理三大因素之一,它是由道德感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智慧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道德蜕化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认识能够判断善恶是非,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据,它会对道德内外化过程中的道德蜕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道德教育是改造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一般地说,一切社会的道德教育的基础目标都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该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习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有计划、有组织地使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确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论品德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品德形成于他的长期的伦理行为;他的伦理行为形成于他的道德意志;他的道德意志形成于他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情;他的道德感情形成于他的道德认识:个人道德认识是伦理行为的心理指导、必要条件,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个人道德情感是伦理行为的心理动因、必要条件,是品德的动力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品德的基本环节;个人道德意志是伦理行为的心理过程、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  相似文献   

12.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四种成分。道德认识来源于道德实践,其内心的体验就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促使个体产生道德信念,成为推动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规律,注重道德实践和道德内化,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网络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生活、工作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网络道德问题。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其本质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认识紊乱、网络道德情感沦丧、网络道德意志瓦解、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对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青少年网络德育必须触及青少年道德问题的根本,从道德心理角度切入,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青少年统一、和谐的网络道德心理,从而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舜有着高尚的道德认知、朴实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强的道德意志和稳定的道德行为。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为人子的基本道德要求,诚信与人是立身处世的最低社会要求,热爱百姓是为政者的根本行为要求。舜所具有的道德人格直接成就了其帝王伟业,促进了当时为官者良好品行的培养,推动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具有的道德认知不等同于他们的道德行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需要跨越一条鸿沟,而联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鸿沟要靠道德情感。品德教学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通过道德的情感活动,实现主动的内化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品德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品德教学中实现的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构成的基本要素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求声乐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实践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