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王莉  武文宣 《教师》2012,(36):5-7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龙城"天水揭晓,吴卫东的《当代中国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王换成的《武山民俗文化》、聂大受的《陇右文学概论》等34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在专家教授云集的颁奖仪式上,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高级讲师王换成先生是唯一摘取这一奖项的基层学者。为此,本刊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乡土文化能够提升自我记者:"哲学社会科学奖"是一项具有权威性的全市大奖,它与"科技进步奖"是甘肃省天水市学术领域仅有的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美术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努力挖掘乡土美术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通过了解家乡古建筑文化,做一回小导游,做一道家乡美食,学一招家乡花鼓等活动,切身感知乡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以乡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是:掌握本土历史文化渊源,走进本土自然人文景观,参与乡土风俗活动,借用网站整合学习乡土文化与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次,准备教学《屈原列传》那篇课文,预先布置了一个作业,叫学生回去了解家乡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哪些习俗,有何意义,等等。结果却大出意外!学生原来对端午节竟然一无所知,平时偶尔提到几个传统节日,也常常张冠李戴,回去了解后,才对端午节有了一些认识。事实上,乡土文化处处存在,而且内容极其丰富。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能保存的尽量保存,能抢救的尽力抢救,为的是使乡土文化永放光芒。而作为学校教育,有责任让学生认识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自觉保护乡土文化。一、乡土文化是一面镜子,借助这面镜子可以窥见家乡历史的痕迹乡土文化应该是语文知识的一部分内容,我们  相似文献   

6.
李桂红 《天中学刊》2011,26(2):108-110
各高校所在地区及其学生家乡所在地拥有底蕴丰厚的乡土红色文化。文章认为把握住适度、整体、多元原则,将乡土红色文化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运用乡土红色文化活化课程的注意原则。  相似文献   

7.
“乡土”是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是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因此,“乡土”这一概念,承载着一份对故土的依恋、一份回报家乡的责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究其文化内涵,它其实包含了两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面,一是乡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另一个是有关乡土的一切人类活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家乡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就是“乡土”内涵的具体所指。  相似文献   

8.
蒋华是我的学生,因为心系家乡,博士毕业后本来有很多选择,但他却选择回到家乡零陵,为家乡人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他本是语言学博士,搞舜文化缘于他的一次南昌开会。2008年去南昌开会,他发现那儿的文化旅游做得非常之好,回永州之后感慨良多,于是就萌发了做舜文化旅游的想法。我认为搞文化旅游自然先得把文化搞清楚,  相似文献   

9.
李桂红 《天中学刊》2011,(3):108-110
各高校所在地区及其学生家乡所在地拥有底蕴丰厚的乡土红色文化。文章认为把握住适度、整体、多元原则,将乡土红色文化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运用乡土红色文化活化课程的注意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的缘起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  相似文献   

11.
遵循学生需求、体验、实践、融合的乡土文化实施原则,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创新教学、融入课堂、实践体验让乡土文化回归语文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和祖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2.
地方乡土文化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晓明 《小学生》2024,(3):19-21
乡土文化作为农村地区地域性文化的精华,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涉及家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乡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文章浅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价值,探讨了乡土文化缺失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是新课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通过开发新余乡土文化资源,向学生传授新余的乡土文化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增强核心素养培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光荣感、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祖国,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民俗是乡土文化的表征,是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方式文化的统合。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传承地方民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凸显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重视青少年群体的乡土文化教育,透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引导他们认知、体验和传承地方民俗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和体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对家乡的感情,是推行乡土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因而乡土文化便成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重点之一。为此,在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以及乡土文化的应用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乡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根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乡土美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乡土美术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能够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热情。本文着重就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乡土文化的特点及资源选择、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更要将美术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结合。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是体现这一要求的最佳路径,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主要针对如何让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美术资源是属于当地人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作品。将乡土资源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乡土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一、乡土美术特色课程,升华了学生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意。乡土美术特色资源来自于学生校园、学生生活,学生对之有一种亲情、乡情。学生用彩豆、芦苇、稻草等乡土资源进行大胆构思、技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