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理解“恐怖政策”?为什么它的实施暂时解除了法国当时内忧外患的危机局面,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使雅各宾派的统治得以巩固,但最终也导致了雅各宾派的垮台?如何评价该政策?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政策的内容、实质、背景、结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统治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为了打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保护和巩固大革命成果,而进行了恐怖统治(包括政治和经济).它的实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退了国内外反革命的进攻,解除了革命的威胁.形势的好转使恐怖统治成为多余的了,但罗伯斯庇尔却没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立即取消恐怖,反而把恐怖统治引向极端,从而导致了雅各宾专政的覆灭.  相似文献   

3.
革命力量在推翻旧势力统治的同时,客观上也会引起反动力量的反扑、报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的初期,雅各宾派和苏俄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战时政策",即雅各宾派的经济恐怖、政治恐怖和全民皆兵政策,苏俄的义务兵役制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些"战时政策"在对革命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热月政变和克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兵变的负面影响。二者进行比较,对我们今天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方针,制定和执行符合阶级主体利益的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1.讲述吉伦特派的统治,说明它不愿继续推进革命,而使法国形势再度恶化。为了挽救法国革命,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了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政。 2.讲述雅各宾派所采取的革命措施,说明法国革命的彻底性,使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是法国资产阶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杰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他的学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曾象神话一样激励人民奋起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为雅各宾派建立自由、平等的“永恒正义王国”提供了理论根据。雅各宾派竭力将卢梭的理想付诸实践,但现实却最终使雅各宾专政成为一场”伟大的历史悲剧”。这场悲剧所蕴涵的丰富内容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纪念雅各宾专政200周年,研究雅各宾派恐怖政策的成败得失,使我们受到重要启发:革命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同人民站在一起,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很好地团结内部,分清敌友。这是需要我们时刻引以为戒的。  相似文献   

7.
1789年至1794年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历程,其历史使命是反封建,确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开辟道路。为了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反扑,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先后掌握政权,逐步把革命推向纵深发展,甚至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要求。尤其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2007,(4)
【考点指津】1.小结整理法国政体、掌权机构和派别的变化线索2.认识、评价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统治(1)君主立宪派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很多贡献,表现在从  相似文献   

9.
恐怖是人类丈明的跌绊,人类社会如何直面恐怖这一文明的伴生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剖析恐怖的特性,探究恐怖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化解与控制恐怖的机制,主张应该将恐怖的防患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2000年12月第二版),第二章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课后练习题的选择题第三题:把农民在大革命时期夺得的土地在法律上固定下来的是: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制定的土地法令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制定的土地法令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制定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