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莫里斯·卢里的《夜晚的灯塔》所描绘的谢普斯一家的悲剧的分析,来显示犹太人们的坎坷生涯以及他们的不懈的努力,昭示了普通人们的悲剧性命运,揭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普通人们依然无路可走,无望可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其人及作品《十三的夜晚》。对作品的标题、主人公及体裁和意义都作了分析。承认作品的价值,也提出了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3.
2018年末,毕赣带着他的第二部电影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回归大荧幕,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电影传播也成为现象级的营销案例。本文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分元素传播、价值传播、个人符号传播及意见领袖传播四个方面分析其深度营销的特点,并挖掘其营销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蜥蜴的夜晚》(The Night of the Iguana)中呈现的异质空间,及其和人物的互为建构关系。正是这种有别于现代西方社会常规空间的异质空间的存在,为主人公逃脱主流社会桎梏、寻求救赎提供了可能,使作品中表现的在生存和毁灭、光亮与阴影的较量中,生的信念、光的力量占据了上风。但是,作为西方主流规训性社会空间的他者,这种异质空间也具有双重性,既因其开放、生机勃勃而被赋予包容、繁衍、重生和救赎功能,具有批判性和颠覆性,又被蒙上了神秘、肉欲的原始色彩,因此揭示了作者本人既边缘又中心的双重身份、视野和灵肉冲突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夜晚     
林媛玲 《福建教育》2011,(11):22-23
在春天的夜晚, 公园里的小树正在使劲儿地发芽、长大, 想和天空里的星星玩捉迷藏。  相似文献   

6.
从深圳回汕头时.朋友一再提醒我不要乘坐汕尾的车。可我乘上的恰恰是汕尾的车.因为车头也挂着“深圳一汕头”的牌子。如果懂得注意车牌号码就不会上当了。  相似文献   

7.
李霜月 《考试周刊》2009,(34):35-36
本文通过对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艺术形式(民歌)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背后的人情美、人性美,这也是小说最令人动容的情愫,是绝望生活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可怕的夜晚     
晚上爸爸值班,妈妈又出差在外,家中只剩下我一人。我感到很孤独,便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谁知,这本书中讲的都是一些鬼的故事,我刚看到一半就害怕了起来,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可怕的画面:一个个身上沾满血的鬼和一个个被剖开肚子的女鬼仿佛正在向我走来。我望了一眼外面的黑暗,  相似文献   

9.
夜晚的天空     
夜晚的天空, 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猫咪; 他们好像很怕冷, 躲在妈妈的怀里,  相似文献   

10.
陈煜贤 《辅导员》2010,(5):39-39
寒假里的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家猜猜这是哪天夜晚?“哈哈!就是大年初一的夜晚。”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中,近五分之二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日暮或夜晚。蒲松龄在对古人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夜晚”这一意象的内涵和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本文试从继承性、必然性、神秘性和朦胧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高原的夜晚     
第一次站在蒙古高原之上的时候,只觉得苍天真如穹庐,笼盖四野,而草原上丘陵如海浪般的起伏,置身于其中,一方面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一方面却又觉得和大地如此贴近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陈兰 《基础教育研究》2010,(5):33-33,35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以问题“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来统领全文,让学生深入文本,细读体会。交流时学生的回答重点集中在“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和“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这两个句子中,于是教者紧扣三个关键词语“全然不顾”“奋然”“人墙”,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文字,使词语鲜活丰满,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  相似文献   

14.
王捷 《青海教育》2013,(9):42-43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立足语言,运用多种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夜晚》作为艾丽丝·门罗小说集《亲爱的生活》终曲部分的关键篇目,一方面通过多层叙事展示了事件真实和实物真实在自我与他者叙事中呈现出的多重虚构性,及其对人类心理发展所产生的重要负面影响,即满含破坏性力量的心灵黑洞的形成与存在;另一方面,作品通过展示仁爱行为对抗并战胜心灵黑洞的过程,彰显了仁爱思想和行为的力量,肯定了仁爱理念在构建至善的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文章以《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关键词句,挖掘文本独抒机杼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7.
夜色慢慢降临,花儿睡了,鸟儿也睡了。夜风轻轻地吹着,白天的燥热消逝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18.
李瑞龙 《考试周刊》2010,(53):49-50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长期来一直雄踞于普高教材和职高教材的散文单元,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重要程度.然而在浏览众多语文教师对此美文的施教过程和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时,总觉语文教师对文本处理得过于仓促---直奔知识点的输理和点拨,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文本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情感价值和审美体验,这是一大缺失.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出发点,呼吁全体语文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真正关注、引导学生注重与作者情感层面上的共鸣,真正在情感共鸣中自然顺畅地获取文本所具有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小安十岁了。一天晚上,她去浴室经过走廊的时候,听到有点微弱的嘶嘶声,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  相似文献   

20.
白云 《吉林教育》2006,(10):54-54
一、以琴声为切入点,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教学中,我抓住词语“断断续续”,请同学们自由感受,体会琴声的不连贯,体会弹琴者的不熟练,而恰恰在这不熟练之中,引导学生体会出盲姑娘弹琴的艰辛,进而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抓住句子体会还从那里可以看出盲姑娘爱音乐,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为下文贝多芬情感变化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