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学校感恩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感恩意识严重缺失,不懂得感恩,影响学生成才,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要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教师素质,搞好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赵春玲 《科技风》2011,(12):203-204
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全面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本文分析了当前技工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因此,在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索,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机制,更好的开展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大学生感恩意识日趋淡薄的今天,对独立学院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引起高度的关注。感恩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格健全与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伦理道德建构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加强感恩教育,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所以为人的最起码道德。当今,感恩父母是人伦道德的根本,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本文论述了小学阶段感恩父母教育中,家庭干预的策略。通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意识,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自然。  相似文献   

7.
董召勤 《科教文汇》2014,(27):12-14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姚会彦 《科教文汇》2009,(6):73-73,76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怍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作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魏燕霞 《科教文汇》2010,(22):141-143
感恩是中华民族文明凝聚的优秀美德,感恩教育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代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时代发展到今天,感恩成为每个高职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对当代高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感恩教育的意义与现状出发,探寻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感恩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天利 《内江科技》2011,32(12):58-58,72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感恩是必不可少的道德素质之一,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奉献。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知感恩、情感冷漠等现象。本文对当代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唤醒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感恩思想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价值,是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基本素养,也是文明社会的普遍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的中专生中存在感恩意识相对缺失的现状,笔者试图通过感恩活动课设计、实施,来探讨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之目的,使其完善自己最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过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良的竞争影响,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慢慢渗透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影响其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缓慢曲折。在校园开展"感恩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发扬传统美德观念,挖掘学生内在的真善美的潜质,激发学生本能个性的发展,从而以更美好更坚强的心态踏入社会,创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也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感恩心理的缺失,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知恩不报、不讲信用、自私自利等道德滑坡现象,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实践感恩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出发,阐述了推行感恩教育对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更是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写照。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知恩、记恩和报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感恩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达赖分裂主义集团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激烈斗争。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加强我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强化其感恩意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新西藏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真正明白是谁在祸害西藏人民、谁又在造福西藏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充分发挥感恩在社会生活中的协调作用,有利于他们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