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滴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2.05%(P〈0.05);观察组患者p H、Pa O2、Pa CO2三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结果。  相似文献   

2.
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78例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PaO2、S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气PaO2、S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aCO2下降幅度差,PaO2、SaO2上升幅度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治疗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加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24h后,其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明确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给予78例老年T2DM患者格列美脲1~4 mg降糖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血压、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未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结论格列美脲治疗老年T2DM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可作为老年T2DM的首选降糖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不同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采用植物蛋白饮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患者使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并与43例进行有效营养支持的患者比较,治疗后1月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O2和PCO2均达到正常范围,且PO2高于对照组(P〈0.05),P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0.05),且FEV1/FVC随之升高(P〈0.05),同时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不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是一种疾病恶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变化状况,评价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其合并用药情况分为无合并用药组(A组,8例)、合并使用降压药组(B组,12例)和合并使用治疗脑梗死口服药物(C组,20例)3个组,对所有患者连续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14天,在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3天内分别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3个组别,组内比较时,患者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除了B组与C组患者用药后的舒张压、A组与B组患者用药后的肝功能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患者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影响甚小,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内二科收治的8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抗炎、平喘、止咳、化痰、吸氧,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吸入辅助呼吸.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对比住院时间、住院经费.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O2、PCO2、SaO2均有明显变化.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BipAp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吸入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经费,提高PO2、SaO2,降低PO2,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6):87-8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并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择66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PaCO_2、PaO_2、SpO_2、HR、RR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监测血清脑钠肽水平下,短期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常规组和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超声心动图情况,并监测BNP水平。结果:治疗7d后,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常规组(81.7%vs61.6%,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组(51±6)%vs(46±5)%,(P〈0.01),且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498±209)pg/mL vs(642±318)pg/mL,(P〈0.01),血清脑钠肽下降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及血清脑钠肽下降均强于无效者(P〈0.01)。结论:在血清脑钠肽指导下短期应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有助于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多元智能是智力、心理选材的一部分,也是运动员科学选材内容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西省摔跤柔道运动员多元智能的测量与研究结果表明: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人际、自我认知智能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格斗类竞技体育项目高水平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提高;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博物学家智能明显低于二级运动员(P〈0.01),应加强高水平摔跤柔道运动员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女子摔跤柔道运动员的身体运动、音乐智能高于男子运动员(P〈0.05),这与男、女间相关的遗传因素不同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组14例为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者,冠心病组49例行冠脉内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4天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正常组术前与术后LVESV、LVEDV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术后LVESV、LVEDV显著小于术前(P<0.001),LVEF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结果表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两组人群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IL-6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原发病因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NT-proBNP参数均与CH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对CHF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血管性痴呆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VD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比正常对照组要大,且VD组左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以及左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V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编制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方法该研究以187名农村教师为被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包含21个项目的问卷。结果:问卷包括远目标探知、未来效能、行为承诺、未来意象、目标完成5个因子,它们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9.718%;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772、0.784和0.638;问卷中各因素之间具有较显著的相关(r=-0.289-0.699,P<0.05)。各因素与总分具有很高的相(r=0.251-0.765,P<0.05)。结论:编制了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包含5个因子,问卷具有较好信度效度,适合作为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某高校2012级200(护理男生100,护理女生1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护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男护生在强迫因子、人际因子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的得分(P0.05或P0.01);护理专业男生普遍对护理专业不满意,担心个人发展和前景,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其专业思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戊型肝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应用硫普罗宁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2例,常规应用护肝药物如肌苷注射液等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情况.结果:硫普罗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发现,ALT 好转情况、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急性戊型肝炎有较好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AMI的病人(A组)进行分析,并与老年单纯冠心病AMI152例(B组)作比较.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45.4%)显著低于B组(83.9%)(p<0.01),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53.1%与25.0%,48.4%与21.7%(p<0.05),A组病死率(42.4%)显著高于B组(15.7%),肺心病对其伴发AMI的发生部位无影响.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和/或心源性休克应高度警惕伴发AMI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