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尺八”之名始于唐朝。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诏令侍臣遍访能者重定乐律,以管长一尺八寸定为标准乐器,故名“尺八”。
  相传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高僧普化资性异人,无欲恬淡,云游四方,出言佯狂,行为简放,见人不分高下,都振铎高唱:“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史称“普化四打活”或“普化铃铎偈”。他居无定处,常常夜伏冢间,昼行街市,时而歌舞,时而悲号,世人都把普化当成疯颠和尚。河南府居士张伯非常仰慕普化禅师的高德,向往铎音的美妙,他来到普化的跟前,请求将自己收为弟子,普化连说:“我不收弟子也。”遭到拒绝后,张伯仍不死心。他特别喜欢吹笛,于是削竹制笛,用竹管模仿铎音,并且一直习奏,遂成一曲,名为《虚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首尺八传世名曲。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21日,《今日早报》刊登《失传800年天目釉重出江湖》一文,报道了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长、著名陶瓷专家叶国珍研制出“国宝”天目釉的消息。随后,记者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被称为天目山三大“国宝”的天目木叶盏、天目“尺八”箫、天目柳杉是如何流传到日本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沙舟 《文化交流》2009,(2):34-36
杭州西湖北山有个黄龙洞,历史上是南宋护国寺的道场。当年这里的住持和尚、一代高僧无门慧开曾在此向其东瀛弟子传授佛法和“尺八”演奏技艺,是中日佛教和音乐交流的圣地。那时的黄龙洞曾经是梵呗绕梁、清音袅袅。岁月荏苒,这方洞府灵山注定与艺术结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成了我省最高艺术学府浙江职业艺术学院的前身——浙江省艺术学校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4.
舒姝  梅重 《文化交流》2016,(4):46-49
正澄潭空碧似的画面,细烟迷蒙般的情怀,是曼殊的代表作《本事诗》,便也成了他人生的喻示: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缽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的一生处在近代中国的风雨年代。他曾为志士,为僧侣,为作家,也是伶人情种。他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演绎了一场"奇人奇行"的戏文,终局换来西湖孤山墓茔前的一片凄清。  相似文献   

5.
在《老子》思想中,“仁”可分为“自然之仁”和“非自然之仁”。“自然之仁”即是“无名之仁”,“非自然之仁”就是“有名之仁”。“仁”本是自然所流露出的一部分,一旦被“仁”之“名”所拘,就很容易流为一种形式。所以,《老子》强调“仁”的自然性,亦是在自然的话语体系当中,将“仁”之本真性揭示出来,以求达到一种超越“仁”而达到“不仁”的状态,从而使“仁”获得更鲜活的生命意涵。该文通过对《老子》文本中“仁”的梳理,将“仁”之本真性揭示出来,以求达到超越“仁”之后的“不仁”状态,从而使“仁”获得更鲜活的生命意涵。  相似文献   

6.
君子之“仁”的两个基本点为“孝悌”和“忠恕”,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内核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探析“仁”字的原初意义并对君子人格进行基本诠释,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仁”和“君子”,二者缺一不可。“君子”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事物,居仁由义,成为“仁人”。援礼入“仁”,用“礼”来塑造君子道德,规范其一言一行。君子之道,以“仁”统摄全局,通过爱将人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辅之以“礼”,支撑起整体的结构,使其得以延续。内有“仁心”,外行“仁事”,“君子之仁”的形成在动态的链条中双向展开,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佳嬴  柴琳 《文化学刊》2024,(3):124-12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庄子的“道德哲学”进行阐释。首先,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本体论之“道”的五种基本特性。其次,以“自然之德”与“至德之境”来阐释庄子道德哲学的实践论。最后,论述了庄子实现“道德之境”的方法与途径,即通过“吾丧我”“心斋”“坐忘”“用心若镜”“与物为春”,达到“全德之境”与“逍遥之境”,即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晖  庚锌 《职业圈》2011,(17):54-55
时代能够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当下,人们写着“微博客”,制造“微语录”,尝试“微阅读”,发起“微公益”等等,构成了一种客观环境,即“微环境”。“微时代”已经到来,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微”并非“不足道”,“微时代”对人们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波 《职业圈》2012,(30):45-45,47
我党务必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展开“政工队伍建设”。需将“发展”做首要任务来抓。本着“发展思想”的主旨,由“发展视角”求和谐,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乡镇医院政工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乡镇医院政工队伍构建上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完善政工队伍的选拔、健全管理体制,本着“作风正”、“业务精”、“政治强”、“纪律严”的原则,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政工队伍。且创设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句中“方”,《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保存了汉代郑玄的解释:“方,犹常也。”宋代邢昺进一步解释为“常所”,目前的《论语》注本大多把“有方”解释成“有固定的地方”,联系先秦时期其他典籍中“有方”的用例,“有方”义为“有道理”或“有原因”。《论语.公冶长》有“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现存《论语》的各种传世古注中,没有关于“粪土之墙”的解释,近年出版的《论语》注本,则多把“粪土之墙”解释为“污秽肮脏之墙”;《说文解字》:“粪,弃除也。”可见先秦时期“粪”是动词,是“弃除”的意思,那么,“粪土之墙”应以解释为“剥落泥土之墙”为宜,这样的墙,才真正“不可杇”。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辨《毛诗》中的五个联绵字:(一)“虺”之言委顿也,犹言委靡不举,并非“病”名,而是“病”貌。毛传所云“病也”之“病”,乃疲弊之义。(二)“蔽芾”之言()孛也,草木茂盛之貌,毛传云“小貌”,失之,朱熹集传云“盛貌”,得之。(三)“委委佗佗”,是联绵字“委佗”的叠音形式,雍容自得之貌,毛传分为“委委”与“佗佗”而释之,失之,朱熹集传云“雍容自得之貌”,得之。(四)“夭绍”之言窈窕也,身材高挑,体态优美之貌,朱熹云“纠紧之貌”,失之,马瑞辰以为“夭绍”与“窈纠、忧受”同为形容美好之词,得之。(五)“穆穆”之言也,犹言“”,形容勤勉不已,毛传云“美也”,不确,朱熹集传云“深远之意”,失之。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的基本含义是“宜”、“适宜”。它不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而且是分配社会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则。在“义”与礼法的关系上,一方面,“礼”以行“义”;另一方面,“义”以行“礼”。先秦儒家的礼法正义是由“道”、“仁”、“礼”、“义”等范畴整合而成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一种秩序本位的身份正义。  相似文献   

13.
扬扬 《职业圈》2012,(22):42-42
依据对现状的研究,目前品牌微博的运营状况可分为五种现状,分别是“盲目型”“传统型”“内容型”“互动型”和“内容一互动一策略整合型”。就现状而言,“盲目型”“传统型”和“内容型”占据大多数,“互动型”和“策略型”是能够取得多数博友的关注,喜欢和长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14,(34):50-51
当下企业有两个重要的“价值思维”,一个是“互联网思维”,另一个是“人文化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科技发展背景下,企业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人文化思维”的核心是用“思想”“精神”“道德”“仁爱”等,文而“化”为之。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三十七章的“镇”字在较早的文献中,多训为“安”或“安定”,并非强制性的。“镇压”之类的意思只见于战国以下较晚文献,将此章的“镇”字理解为《老子》要对不合道的行为采取强制性的“镇压”措施,并不符合《老子》原义。因此,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无不为”理解为强制性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有问题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典型的“以退为进”思维方式,《老子》中有很多与之类似的表述,主流意见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标,并无不妥。《老子》思想世界中“绝对性”表述与“相对性”表述是并存的:“绝对性”代表其最高理想的同时,“相对性”同样也是为《老子》所接受的,不能由其“绝对性”否定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16.
松迪 《文化学刊》2009,(6):29-32
一、“豁脱”的概念 “豁脱”蒙古语,汉语意译为“城市”。《蒙古秘史》中把“城市”统称为“豁脱”、“豁图”、“豁脱刺”等,现代汉文写为“浩特”。人们一般将以城墙围住的、人口聚集的、交换商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方称之为“城市”。从汉语角度解释“城市”这个名词,“城”为城墙以内人口聚集地域;“市”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所以,定居民族最早的城市是应该因商品交换而聚集人群后形成的。这种“城市”是对于定居民族而言的。  相似文献   

17.
“口无择言”的“择”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表“选择”义;二是认为“择”通“殬”,表败坏义。为准确解释“口无择言”一词,该文结合大量古典文献资料,从“择”字的义项、“择言”的含义、“口无择言”的使用语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口无择言”一词中的“择”应当理解为通假字,该成语应译为“不说败坏人的话”。在释义的基础上,该文结合古今语料,对比“口无择言”和“口不择言”两词的使用语境及区别,了解两词常因为表层结构相似而误用、混用的现状,深入分析两词误用的现实原因,为准确理解和解释古汉语材料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元代“乐府”概念泛化,多样化的“乐府”称谓随之出现。“古乐府”“近体乐府”“今乐府”称谓形成并确立,分别指乐府诗、曲子词和元散曲。众多“乐府”相关称谓的确立表明元人具有一定的乐府文体意识观。元代“新乐府”概念包含多种文体,既适用于词曲,亦可指乐府诗。于此同时,与乐府诗相关联的“歌诗”“声诗”“歌行”在概念的内涵上已完全不同于前人的概念所指。元人对乐府复古的追求与古乐的崇尚,使得“歌吟”“乐章”作为乐府诗的别称,重新得到使用。厘清元人“乐府”相关称谓及其相关概念下的不同含义是学术研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2,(4):55-55
陈谷嘉在《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撰文指出,“忠”被纳入了以“孝”为核心的规范体系。稽考历史,“忠”也是“孝”的引伸。“忠”字在中国古籍中出现很晚。。《尚书·盘庚》出现了“德”字,但无“忠”字。此篇商王训小民“设中于乃心”的“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音乐与礼的关系渊源已久,自先秦时期就有着“无礼不乐”的说法,“礼”“乐”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不可分。“礼乐”的音乐教育思想自先秦开始直至汉代,贯穿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始终,教育家常将“礼乐”并称。“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古代的道德思想体系中,“礼”的地位仅次于“仁”,孔子认为“礼”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显然,“礼乐”合一的音乐教育实践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尤为突出。该文从音乐文献学视角展开中国上古时期“礼乐”音乐教育思想的探讨,论述“礼”与“乐”的辩证关系,阐释“礼乐”音乐教育思想在上古时期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当今音乐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