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有些媒体在报道韩国电视剧滚滚而来“,侵占”了我们很多电视频道转播的黄金时段时,称之为“寒流”,其实我认为“韩片“成流是事实,但并非是“寒流”。从中国观众对其青睐与喜欢的程度来看,即可见并非寒流,应说是一种热流、暖流,至少是一件好事,因为她给我们电视剧带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比如《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片,看上去是几个家庭之间、几对男女间的纠葛、是非、家长里短,但又处处反映出韩国人民健康的生活情趣与美好的习俗,包括某些伦理、道德、情感,有很多对我们今天如何作长辈、小辈,如何忠贞于爱情等等,都有很好的启发。所以…  相似文献   

3.
我是供电部门一名普通的职工。常常利用工作之余,给报社、电台撰写稿件。一年也能用上六、七十篇。最近,单位领导根据采用稿件的数量及质量,奖励了我人民币百元有余。少数“红眼病”患者,便说我是在“捞外块”。  相似文献   

4.
世人皆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英雄岳飞。有人说,“莫须有”就是“不须有”,是“没有”的意思。其实,“莫”字,既不同上古汉语中作无定代词的“莫”,也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否定副词(不要)的“莫”。它是中古汉语里特有的  相似文献   

5.
法案报道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被告人”、“被告”这两个法律术语,如果不知两的区别,往往会错用。笔发现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的媒体采编人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6.
《兵团汽车出口啦》一稿,能连中三奖(即1991年全国企业报现场短新闻评比二等奖、自治区首届现场短新闻评比一等奖、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比三等奖),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深知自己资历浅,底子薄,想借此由头,谈一点对现场短新闻的认识和体会。眼下现场短新闻的“热度”颇高,各家报纸纷纷开辟专栏,涌现出一批批佳作,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一些人对“现场”有所误解,在众多的报道中,也常见到一些“跑了调儿”的报道。诸如:A为写“现场”而写现场。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新闻必须凝练、主题集中。这是写任何形式的新闻都必须遵守的。提倡写现场短新闻,是因“现场”能够再现新闻事实,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然而,这一“现场”是有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讯社可以向全国发通稿,通讯员为何不能“一稿多投”?有人认为“公开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希望知道的人愈多愈好。对此,我完全赞同,因为它符合实际。常见新华社发一条重要新闻,全国大小报无不转载,那么下面通讯员采写的重要新闻为什么就不能一稿多投呢?高亚非  相似文献   

8.
做为新闻报道,应该既真且实,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果报道中新闻要素残缺不全或表达得朦朦胧胧,使人茫然不解,你说让读者对我们的新闻报道是信,还是不信? 记得过去曾进行过这方面讨论,也收到一定效果,但和达到迅速真实地传播信息、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距离仍然不小。不少“朦胧”字样还经常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端上。前些时,某报一则消息说,某地区已新成立一专门机构为来华旅游者办理紧急事务,只要打一电话,就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帮助。读后,便有些茫然。这个“最短时间”到底是多少?是三五分钟,还是个把小时,实在不好断定。这种恍恍惚惚的消息报道,读者当然要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9.
“五一放大假,七天七主张,黄金周机制已运行16次,游玩的乐此不疲,消闲的人各有高招,不管是在路上的还是在家里赖着的,都祝您:吃好,喝好,玩好,休息好,身体更好!”这是某国家级主流网站的生活频道为今年“五一”黄金周专门策划的专题版面。“五一”在目前中国大陆众多媒体的眼中似乎已变为旅游节或狂欢节,无一例外都在强调怎么用最少的票子换得最多的快乐,而非劳动节。在这个节日中,街上游人如织,店内商品琳琅满目,记者往往迫不及待地准备完成每年“五一”的两项必选动作:一是给节日消费扇风点火,提前近一个月就以大篇幅报道介绍老百姓应该怎…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了一档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栏目坚持“民生新闻”的理念,用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之后《南京零距离》迅速走红,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电视节目民生新闻的新浪潮,也使“新闻零距离”的内涵被延伸扩展,成了许多报纸进行新闻报道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力求新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给受众“零距离”的新闻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望洋兴叹”是人们熟悉的成语。有的同志误认为它的含义是望着海洋兴叹。“望洋”,有的古书写成“望羊”、“望阳”。而“洋”直到宋代才具有“海洋”的意思。“望洋”在古汉语里是一个联绵词(特点是构成该词的两个字不能拆开来讲,必须合在一块才能表示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9日广州日报有篇文章,其中一节介绍智联招聘公关合作部经理吴凡热心帮人介绍工作,小标题是《好为人师的活雷锋》。拜读之下不禁大为惊讶:好为人师这顶帽子怎么能扣在雷锋的头上?好为人师形容人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含贬义。语出《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例如明.李贽《续焚书.答马历山》: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  相似文献   

13.
孙华  蔡尚伟 《新闻界》2005,(3):94-94,96
本文作者此前提出的“西部电视特区论”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其中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西部电视特区论”即等靠要思想。本文从剖析将两者等同的认识误区入手,通过对“西部电视特区论”这一观点产生的环境、“西部电视特区论”的核心与特区精神、“西部电视特区论”与两个大局论的关系逐一进行阐释,以澄清西部电视发展理论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4.
拟这么个题目,绝不是耸人听闻。尽管新闻出版署对协作出版的范围曾有明确规定,然而考察整个图书市场,究竟有多少出版社严格遵守了呢? 倒是有不少出版社有意要打“擦边球”。如有些出版社,给编辑室甚至编辑个人分配书号,用以“协作”完成定额。其实,“擦边球”  相似文献   

15.
有些媒体在报道韩国电视剧滚滚而来,“侵占“了我们很多电视频道转播的黄金时段时,称之为“寒流“,其实我认为“韩片“成流是事实,但并非是“寒流“.……  相似文献   

16.
朦胧的学问     
朦胧的学问邓立品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起,也不知是何许人开的先例,这些年以来,许多摇笔杆儿的(当然有记者同仁)发明创造了一种“朦胧体”,多在“大透视”“社会写真”“热点扫描”“焦点话题”等文体中出现。一些报刊的“星期刊”“周末版”常以大块头的“大透视”之...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首都新闻单位三峡考察团一行64人到湖北至四川长江一线进行了为期15天的踏勘,新民晚报编委、驻京首席记者孙洪康随团前往。他在旧历岁尾向本刊发来专电,报道考察见闻,反映了当地人民要求三峡工程上马的迫切愿望和许多专家以毕生精力从事勘测、试验、论证等等的辛勤劳动。本刊以《三峡不再朦胧》为题加以发表。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別。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  相似文献   

19.
20.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新闻含含糊糊、朦朦胧胧,所说非说,犹抱琵琶半遮面。请看一则文艺报道如此说:“一度因种种原因而禁止放映的故事影片《原野》,最近已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通过令”;又如,1988年4月28日《新民晚报》的《电视系列片<济公>又生波折》报道中这样写:“这次他(游本昌)未能续拍《济公》,据悉是因为在订合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与上海电视台未能达成协议。”又是一个“种种原因’。诸如“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报上也不鲜见。这儿的“种种原因”,包括“众所周知”,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