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所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首先刊登在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第35、36两期合刊上。3月12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第191期转载了其中的第一、二两部分,即(一) “农村革命”,(二)“革命先锋”,但未能将第三部分,即“十四件大事”转载。对此,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是陈独秀等人“锁住了真  相似文献   

2.
据《传媒》2003年第3期报道:凤凰卫视1月16日消息,台“陆委会”与“新闻局”等主管机关已原则同意,台商或大陆订户订阅的台湾报纸、杂志等平面出版物,将开放得以经由金门“小三通”渠道进入厦门,并转运大陆各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者》1988年11期第47页刊登对拙作《包家还是我们县的公民》质疑一稿,本人万分感激,唯一遗憾的是,题文内“包家”、“包郑照”中的“包”  相似文献   

4.
《河北科技图苑》于2002年第3期(总第59期)开设了“学《规程》专页”,到本期即2004年第3期(总第71期),总共出版13期,发表文章35篇。对该“专页”刊发的文章内容进行了评述,指出所刊发的文章是从广大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来稿中遴选出来的,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谱写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规程(修订)》的美好篇章。对认为这些札记之类的学习体会文章不是论文的说法提出了异议,指出这些文章虽不是什么像样的科研成果、惊天动地大业绩的论文,但它们却是科研成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宣传、学习、贯彻、落实《规程(修订)》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举例说明了两年多来,在宣传、学习、贯彻、落实《规程(修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学习与贯彻《规程(修订)》应是经常的。“学《规程》专页”结束了,这只是形式上的结束,宣传、学习、贯彻、落实《规程(修订)》的任务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5.
有几家大小报纸先后转载《新闻战线》今年第4期刊登的关于“普通党员”提法不妥的文章,主张取消“普通党员”之说。我认为“普通党员”一说是可以成立的,并无不妥。理由有三:第一,“普通”,即指平伟的,一般的。法律、辞书中虽然没有“普通××”之说,但人们习惯上经常说“普通干部”(7月14日人民日报)、“普通群众”(8月4日人民日报)、“普通的老兵”(《瞭望》第7期)、“普通市民”(8月8日河北日报)、“普通观  相似文献   

6.
无谓的同义重复是一种很讨厌的语病。经常遇到的是“报刊杂志”这种说法。例如,《人民日报》1981年11月6日第4版和第8版出现过3次,《光明日报》1981年12月2日第2版有篇文章,其标题是“订阅报刊杂志的苦恼”。此外,也有说“书刊杂志”(本刊1981年第3期第48页)和“杂志刊物”(《人民日报》1982年1  相似文献   

7.
天下视听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2004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放宽了外资准入的范围,广播电视制作、发行和电影制作首次被列入该目录。在此前的2004年10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已共同发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第44号令)。《规定》说,从2004年11月28日起,外资媒体公司可以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这是中国第一次允许外资通过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电影技术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公司。新法规降低了对外资进入国内媒体公司的要求,但同时也对外资…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来,见到了一些同仁撰文提出“图书馆是生产力”的观点,如陈晓君同志写的“图书馆也是生产力”一文(《图书馆学刊》,1992年,第2期),廖子良同志引用的“图书馆是生产力”(《图书馆界》,1992年,第1期)和“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部分”(《图书馆界》,1991年,第4期)等。今年,广西图书馆学会召开的年会,也对  相似文献   

9.
过去,人们都以为梁启超最早一篇议论报纸的文章,是1896年8月9日发表在《时务报》(第1期)上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以下简称“甲文”)。其实,早在一年前,即1895年9月,梁启超就为北京《万国公报》(第18期)写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双月刊)1991年第1期刊载了何炜先生的《雕版印刷术的“活化石”》一文。该文对笔者乡梓——扬州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作了介绍,精诚可谢,然而文中将我国雕版印刷史上一个重要刊书机构扬州诗局与广陵古籍刻印社混为一谈,甚感遗憾。  相似文献   

11.
武旭  马慧 《河北科技图苑》2005,18(1):20-21,5
《河北科技图苑》为启动业界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开设了“学《规程》专页”。自2002年第3期起,连续13期刊载讨论文章35篇。为引导深入、持续开展工作研究树立了良好范例。学习有关论述,认为今后宜注重讨论落实《规程(修订)》的举措,弘扬法治精神,就进一步完善《规程(修订)》做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把我们的党报办得好些更好些——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中国记者》1995年第4期) 黄种生《增强权威性 提高可读性》(《新闻战线》1995年第4期) 沙河《艰苦奋斗是新闻记者的本色》(《新闻通讯》1995年第4期) 胡锦章《增强大局观念 抓好重点报道》(《新闻知识》1995年第4期) 吴锦才《谈典型报道的创新与继承》(《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4期) (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编采之友》1995年第4期) 李雯峻《走出“舆论监督影响团结稳定”的误区》(《记  相似文献   

13.
胡思 《档案与建设》2003,(11):25-26
《读书》杂志2003年第5期刊登了李小江的文章《是这个男人敲响了中国“女界钟”……》(以下简称《是》)。该文详细介绍和剖析了金一所著《女界钟》的妇女解放思想,肯定了金一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敲钟人”地位。我读完此文,可谓受益匪浅。但作者李小江因“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可以了解他(金一)的家事婚事妻室子女”,而很难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对解放妇女如此尽心尽力”。阅毕《是》文,一面为李小江遗憾,一面又蠢蠢欲动,迫切想揭开金一的真面目。根据《是》文中提供的“此人曾参加晚清反满‘爱国学社’,与柳亚子同乡”的信息,我查阅柳亚子…  相似文献   

14.
《扬子晚报》1992年3月25日五版,题为《访宋丹丹》一文中写道:“……一发不可收拾……”《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题为《“爬格了”人的呼声》一文中写道:“………发不可收拾……”《新闻爱好者》(河南)1991年第12期,题为《上“第一稿”的乐趣》一文中写道:“……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以上三例中的“一发不可收拾”应为“一发不可收”。由于多了一个“拾”字,便使原意完全反了。因为“一发不可收”是形容不断涌现,多指褒意;而“不可收拾”则是一败涂地,系指贬意。《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15.
近翻旧报,发现文摘中也有讹误,估计是娘胎带的,属“先天性”。如: 1983年9月23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文摘报》第103期7版《张作霖逃离北京的独家新闻》,内称,顾执中说:“1928年6月2日深夜,我在北京又发了一个电报给上海《新闻报》馆。电文是:二弟拟于本日晚偕小妾离京,所有家务,托郭务远先生管理。”6月3日的《新闻报》上就用大字标题报道了一条独家新闻:“张作霖偕眷属逃离北京。”文中称:“当时正是北伐战争紧张时期……”(该文摘自《新闻战线》第9期)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记者杜峻晓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写了一篇“我写宁夏贺兰牛奶时间出错之教训”,标题是《白璧微瑕也是瑕》(见人民日报《编采业务》2005年10月30日537期第三版)。文章说去年他写的连续报道《宁夏贺兰“倒奶期”提前众奶农犯愁》见报后,在社会上反响是大的,宁夏新闻界  相似文献   

17.
1997年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我采写的消息《农民要看文件何罪之有》(刊于《湖南日报》1996年9月1日)获得三等奖。评委、《中国妇女报》副总编刘永祥这样评价该文:“触及时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特点:“一是记者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采访扎实深入,事实准确;三是文风朴实、客观公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见《中国记者》1997年第11期《报纸、通讯社言论、消息评选扫描》)  相似文献   

18.
阅读了宋炯明同志《遗憾中求完美》(以下简称《美》文(见《视听纵横》2000年第5期))一文后,感受颇深,一名年轻记者能勤于实践,探索现场报道的最佳表现手法.实属难能可贵。但我对其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关于如何做“现场头”的观点不敢苟同。现与宋同志探讨。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撰《<宋史人名索引>校误》,刊于《图书馆杂志》2002年第9期。今再摭拾该索引的一些失误,共计33条,分为五类如下。 1 册数、页数之误①廖刚 35/422/12607(第一册P6)。按:“35”误,应为“36”。②高衎 1/33/633(第一册P12)。按:“1”误,应为“3”。  相似文献   

20.
《扬子晚报》1992年3月25日五版,题为《访宋丹丹》一文中写道“……一发不可收拾……”。《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题为《“爬格子”人的呼声》一文中写道:“……一发不可收抬《新闻爱好者》(河南)199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