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阅读推广的视角来探究图书馆朗读亭的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朗读亭用户朗读偏好差异,提出图书馆朗读亭阅读推广的策略。[方法/过程]在界定朗读亭是一种新的阅读推广形式后,对12所图书馆105 496条朗读数据进行编码,运用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结果/结论]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朗读作品时长与播放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朗读作品的查看次数与受众播放次数呈正相关关系;经典文学类素材、休闲作品类素材和主题教育类素材对播放次数有显著的正效应;受众对休闲片段类作品查看后播放率最高,主题教育类作品标准差最高;不同图书馆类型对于朗读播放次数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可以从运营方对上线的作品分类审视及服务优化、图书馆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引导深度阅读、阅读协会等社团和朗读者积极发挥阅读推广人作用等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市场化不断发展、受众本位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新闻的可读性研究将变得愈来愈重要,也将愈来愈有生命力,在新闻作品中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注重以本的召唤力来吸引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再创造潜能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新闻的“召唤结构”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市场化不断发展、受众本位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新闻的可读性研究将变得愈来愈重要,也将愈来愈有生命力,在新闻作品中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注重以文本的召唤力来吸引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再创造潜能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新闻的“召唤结构”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召唤结构”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话是颇有见地的。优秀的标题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名姝之“善眸”,能令受众一见钟情,佇足难移;它是“向导”,能引导受众选择新闻信息;它是“网之纲”,能帮助受众阅读理解新闻内容。可以这样说,标题是受众选择新闻的媒介,是受众对新闻作品的第一印象。那么,新闻标题怎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人类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最狭义的阅读仅指文字阅读,狭义的阅读包含图片与动态图像阅读,而广义的阅读似乎也可包含“听”,乃至其他感觉等接受信息的途径。受众的阅读习惯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主要是指受众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包括阅读的动机、阅读的心理、阅读的方式等等。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多种新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大量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发现了利用新媒介进行阅读时的优势,更愿意使用这种方式阅读,进而阅读的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型。通过对受众阅读习惯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受众阅读的心理和动机,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出适合受众兴趣和要求的内容来获得更多的受众,新媒体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创造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而这种发展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可见,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蒋亚林 《电子出版》2003,(11):31-32
一、编辑活动的不变性 有一种看法;传统的传播媒介正向网络“转化”,而网络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不存在,作者可以直接在网页上粘帖自己的作品,网民可以直接从网上阅读(或下载)作品,因此编辑活动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平时翻看报纸,经常发现一些新闻作品出现用词不当的硬伤。从技术层面上看,稿件措词不但会影响受众的阅读快感,减少新闻感染力,甚至使文章出现歧义;而从社会层面上看,新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示范,一些词句高频率地在新闻作品中错误或不恰当地使用,会误导社会。  相似文献   

8.
争取读者的阅读是报纸副刊连载的终极目的,所以报纸副刊连载作品题材的选择尤为重要,连载作品要吻合读者的阅读口味,要对所选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能选择适合读者受众广泛阅读的作品。副刊连载的作品选择和读者定位最为关键,曾经是报纸最大的卖点。要办好报纸副刊的连载,编辑要不断提高文学修养,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学习创新,要调研图书市场掌握信息,因为编辑的修养,决定着报纸的品位。编辑要有大格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读者的需求,才能保持副刊连载的格调和品位。  相似文献   

9.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科技的革新不断对传播媒介进行着创新,新的传播媒介层出不穷。作为阅读工具的传播媒介不断更新,使得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新媒体使用方式之一的触屏阅读,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不但改变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方式,更加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郭晓霞 《新闻世界》2013,(9):108-109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多元化传媒中,小小说类文学期刊文本虽小,但是可以大有作为。借助数字化平台,以做好网络阅读与经营的先期介入;以小小说精品资源参与小品、影视短剧、微电影的作品制作;借助手机彩信的形式传播,倡导多维阅读等经营项目可以为小小说类文学期刊赢得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受众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武国玲 《新闻传播》2022,(16):103-104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主流媒体不断推进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要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创新内容传播形式,创作生产出立体化、视觉化、内容为受众所喜爱的新闻作品,吸引受众点击、阅读、转发传播,以其特有的写作特点及制作方法承担起新闻事业的重要宣传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短视频行业的出现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深度报道这种传统媒体中常用的新闻表现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媒体从业者在快速度、碎片化、海量信息的包围下,出现了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在上网后阅读量低、"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模型;根据数字媒体阅读受众行为特点,提出影响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性、社会特性及创新特性,并重点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变量,从而形成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模型的外部影响变量,为进一步实证分析建立基础,并为深入分析数字媒体阅读受众行为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移动阅读已成为主流,受众更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吸引眼球,让读者愿意主动点击阅读原文,并乐于转发?为新媒体作品制作一条吸睛的标题,是首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读者只给了我们几秒甚至是一秒钟,错过了这一秒,再好的内容也将没有机会上场。  相似文献   

16.
~~贺延光作品:SARS病房@贺延光$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包括报纸在内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是直接面向全社会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开展信息传播活动的。在我国,普通的信息接收者无论是阅读文字作品还是收听、收看音像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千百年来的欣赏习惯,即喜欢新奇的、情节曲折的、有人情味的故事。其实,即使是国外的受众,同样要求新闻  相似文献   

18.
徐来  蔡凤娟 《出版科学》2009,17(6):64-67
借用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分层方法,将以图书为媒介的受众划分为阅读趋零型、目标明确型和营销导向型,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受众的特征,初步探讨图书出版针对三种类型受众的可行发展途径。研究表明:培养阅读趋零型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保证目标明确型受众的图书资讯和购买渠道需求的双满足、综合运用好威信效应、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以引导营销导向型受众的图书购买决策,是建立在受众分层基础上的图书出版的可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受众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他们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较弱的自控性和独特的虚拟性,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心理期待来引导自我的阅读行为,于是,跟着感觉走,就成为现阶段网络新闻受众中普遍存在的阅读行为。时间制约下的功利性选择和喜好性阅读。从客观的阅读过程来看,除非是重大新闻、突发新闻、个人兴趣所在的新闻事件,受众会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阅读和着意去了解更为详实的背景材料之外,一般只会关心有什么新闻,而不会太在意事件的细节,它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便是受众理性阅读的下降和感性阅读的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传播特性对受众阅读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媒体及受众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