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年代是我国传媒空前繁荣的时代,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普及到中小城市。省级电视(甚至部分省会城市电视)节目大都通过卫星传输辐射全国;电脑网络在国内迅猛发展;报业集团初露锋芒,因此有必要在现代传播条件下重新审视广播的优势和劣势,在新的激烈竞争中,扬长避短,促其发展。广播是运用电传输的声音符号表达内容。受传播特性制约,广播有特有的优势和劣势。从传统意义上讲,新闻界的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广播的主要优势是传播迅速,传播面广,感染力强等;劣势是转瞬即逝,顺序播放,线性收听。这种对广播的认识形成于电视和电脑网络还没…  相似文献   

2.
李玉 《新闻世界》2001,(2):19-20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运输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广播电视插上卫星传播的翅膀,就形成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全球传播,今日的报纸,广播,电视已在新闻传播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有特点,广播与报纸,电视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这对于从事广播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报的劣势与对策金其超企业报同其他报纸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采访范围和报道内容集中,发行速度快,有一大批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办报经费比较宽裕等等。但也有它的劣势,有些方面看起来是优势,同时又是劣势,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变为劣势。因此要办好企业报,除...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电视荧屏能否"有报天天读"——谈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劣势》这篇文章中认为,电视读报节目虽然是目前异军突起的一个电视栏目,在各大电视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许多电视读报节目摈弃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视读报节目无法凸显电视传播的巨大优越性;二是二级传播,有可能造成信息误读;三是新闻素材来自其他媒体,信息相对缺乏时效性和新鲜性,这些劣势共同导致了电  相似文献   

5.
博览     
新闻传播与农民张学洪在论文《略论农村的新闻传播》一文中,根据一九八三年江苏省受众抽样调查的结果,得出了几个有趣的结论: 在农民中,广播作用最大,占首位,人际传播占第二位,电视、报纸的作用加起来还不及人际传播。报纸、电视的普及率是相当低的,大多数农民很少甚至不接触报纸。电视的稳定观众只有百分之十三,报纸稳定读者只有百分之十四点七。电视观众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电视机拥有量小。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平均每百户农民只有五点四台电视机。其次,农村电源缺乏保证。阅读起点线偏高是报纸在农民中难以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来看,报纸在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中才比较普及,而在农民中,文盲和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间一家专业报一版刊载的《四分钟的竞价》(以下简称《价》文),以其醒目的“现场目击记”刊头吸引着我,读后回味细品之时,便产生许多想法。当今社会,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是报纸、广播、电视。三者相比,广播、电视传播迅速占时效优势;但它们传播的内容稍纵即逝,不易选择、保存和查找。可以自由选择并易于保存和查找便成为报纸的优势。另一方面,广播可以再现音响,电视可以再现动态画面、视听结合,它们二者尤其是电视。可以  相似文献   

7.
王颖 《新闻传播》2013,(12):294
广播新闻播音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广播明显具有着自己的相对优势:传播速度快;受众接收信息受硬件设施限制较小,收听随意性强;以声音为传播介质,富有感染力等。从广播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目前广播频率细分为新闻、音乐、文艺、交通等多个频率,众多的频率使得广播受众群在不断细分。本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语言上的感知与运用的比较;第二部分是技术上制作上与表现形式上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虽然广播电视报仍维持着较高的发行量,但随着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处地位下降,加上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在现代报业发展中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优势不优,劣势愈来愈明显,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面临来自报刊市场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来自于广播电视报与综合性报纸的竞争,而且有广播电视报系统内的竞争。如今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越来越多,综合性报纸可以刊载未来2天以内的电视节目预告,从而打破了广播电视报独家垄断电视预告的局面。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许多报纸不借用整版篇幅刊载大量的影视信息,使其报道面几乎…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竞争压力的加大,广播相比电视等媒体而言,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广播作为以声音传播的媒体,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广播如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户外直播无疑是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间一家专业报一版刊载的《四分钟的竞价》(以下简称《价》文),以其醒目的“现场目击记”刊头吸引着我,读后回味细品之时,便产生许多想法。当今社会,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是报纸、广播、电视。三者相比,广播、电视传播迅速占时效优势;但它们传播的内容稍纵即逝.不易选择、保存和查找。可以自由选择并易于保存和查找便成为报纸  相似文献   

11.
印刷术诞生上千年,印刷物依靠其独有的文字魅力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感情。与报纸相比,电视的视听化传播难以达到文字的抽象表达效果。网络很及时,而且图文视频化,但其阅读方式容易使读者产生疲倦,其权威性、普及性也不及报纸和电视。  相似文献   

12.
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播电视报 ,迄今为止 ,全国已有200多家城市广播电视报 ,加上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 ,它们已与广播、电视一起 ,形成了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界“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格局。广播电视报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究其原因 ,一是依附于广播、电视的这份报纸同时又是对广播、电视的延伸与补充 ,其导听、导看的职能 ,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是广播电视报是一份具有浓郁晚报风格的家庭文化报 ,人们在知识性、愉悦性和实用性的阅读中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于是 ,广播电视报在90年代中叶迎来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除了少数企业报是日报外,绝大多数均为周报或周期更长的报.它们有一个普遍的弱点:出报时间长、信息传播慢,即时效性差.这些企业报的时效性不仅无法与日报、晚报相比,甚至无法与本企业的广播站、有线电视台相比.新闻贵在一个“新”字;我们虽不像西方国家强调“付印前一分钟的新闻”,但“在一条新闻付印或播发前,要尽可能使其接近本身的发生时间”,这一点还是相同的.企业报既然是张报纸,要抓新闻,当然要讲时效性.那么企业报应如何处理好自身与日报、晚报以及其它新闻传播工具在时间上的差异,打好这个“时间差”呢?  相似文献   

14.
博览     
新闻传播与农民张学洪在论文《略论农村的新闻传播》一文中,根据一九八三年江苏省受众抽样调查的结果,得出了几个有趣的结论:△在农民中,广播作用最大,占首位,人际传播占第二位,电视、报纸的作用加起来还不及人际传播。△报纸、电视的普及率是相当低的,大多数农民很少甚至不接触报纸。电视的稳定观众只有百分之十三,报纸稳定读者只有百分之十四点七。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张报纸也是如此。笔者所在的《华北石油报》和其他国内的企业报一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媒竞争和受众锐减的压力。如何改变企业报在社会大众层面的新闻宣传劣势,如何在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竞争中逆风飞扬,是企业报当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一向朝气蓬勃的美国报业开始面临无线广播和电视新闻的挑战。在常规消息报道无法与电视比拼的形势下,美国报人就把力量放在"何因(Why)"、  相似文献   

16.
广播和电视、报纸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都要坚持党性和真实性原则,但是电视和报纸都是办给人看的,广播则是让人听的;电视有收视、收看的限制,报纸有发行、阅读的限制,广播则没有这个限制,文化水平高的可以听广播,文化水平低、甚至是不识字的也可以听。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介入戏曲的传播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戏曲传播优势与传播劣势的分析,指出了戏曲在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如何贴近读者,是包括企业报在内的各类报纸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报处在独特的办报环境中,因而报纸內容,版面编排有着自己的工作思路。一、企业报办报环境的优与劣企业报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方面,不利的是新闻源相对狭小。企业报新闻主要源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以及职工中发生的事件。同时,企业各项工作尤其是生产经营活动,有相当数量的是经常性工作,年年如此、月月如此,缺少新闻事件。而且,企业报出报周期一般较长,某些新闻往往被企业广播、电视等媒介先行传播。报纸既出,已成隔年皇历。难怪部分企业报  相似文献   

19.
正广告增速下滑,发行压力加大,这是许多地市报都面临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及时、方便,人们阅读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报纸在阅读上的优势越来越少,而与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比,时效性差的特点进一步凸显。而地市报往常引以为傲的本地新闻全面覆盖特点,也被地市报自己推出的客户端、微信、微博所冲击。可以说,广告增速下滑和发行压力加大的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将对  相似文献   

20.
广播运用电子音频技术向听众传播节目的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块,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村听众欢迎。近年来,随着电视的普及,使广播这一曾经名一时的传播媒介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收听率逐年下降,导致广播作用难以发挥,处于劣势地位。但县级广播电台拥有最基层受众群体,特别是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