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导致新闻报道内容同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东西严重脱节,致使党的意志同人民群众的心声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落实“三贴近”的前提和保障。要解放思想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关于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每一个记者编辑换脑子,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2.
狄雪君 《视听纵横》2007,(3):112-1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象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其"在现场",形声并茂的特点使观众倍感亲切,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参与感。一篇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记者的现场所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场报道必须是记者自始至终地在新闻现场作报道和采访,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  相似文献   

3.
从新闻传播角度来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党的喉舌的宗旨,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生、民心,而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的成功,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只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就能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1.受众关注的就是新闻报道的重心电视传播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不渝地洋溢一种平民意识。受众有知情的权利,通过媒体他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受众能否获知最大限度的信息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5.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作用于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能否更加平等、更加亲切,让受众不再有被“灌输”的感觉呢?能!因为电视新闻像绘画一样具有多视角性,绘画可以找到最具冲击力的视角,电视新闻也可找到最具亲和力的视角,关键在于怎么“做”新闻。我们把“亲和力”一说引进电视新闻的领域,不能不谈到十分相似的概念——“贴近性”。“贴近性”要求记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时代。“贴近性”在近几年,一直是电视新闻理论界对记的基本要求之一j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贴近性,是相对记而言  相似文献   

6.
王震宇 《新闻窗》2014,(5):55-56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闻媒体偏重于将时政新闻作为新闻节目的主体,时政会议、经济成就和典型经验的报道占据了新闻报道的主体空间。在新闻的价值标准上过于强调重要性和指导性,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寻常百姓生活,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远离了老百姓。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网络、广播、报刊、杂志与电视新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才能稳住阵营,发挥电视新闻的主流媒体作用,让观众感到亲切,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7.
一则好的电视新闻,除了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新旧价值外,如果能体现强烈的现场感,那么它的播出效果便会身价培增,甚至还会引起轰动效应。电视新闻在每天的电视媒体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所  相似文献   

8.
9.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整,曾经在诸多新闻媒体中形成后来居上趋势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着信息资源共享与影像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电视不再是媒体“老大”,而只能以媒体之一的平等身份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要想拥有更多的收视群,提高新闻质量势在必行,而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透视电视新闻直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波  唐敏 《视听界》2002,(1):18-20
判断新闻价值,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时效性。如何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变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为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在强化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占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郑竑 《记者摇篮》2004,(6):30-30
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在拍摄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新闻现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人物说话的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动的同期声是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整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年多前,面对恐怖组织袭击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中央电视台保持了对突发事件惯有的缄默,只是把事件作为消息来播发;而一年多之后,当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却一反常态,连续一个月每天都有十几小时甚至长达20小时的直播。这种反差和悬殊,让世人始料未及,让观众惊叹不已,同时也迎来了全社会对前后两次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比较和褒贬。不言而喻,贬的是前者,褒的是后者。伊拉克战争报道就像一面镜子,让传媒业者从中看见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经历过伊拉克战火洗礼的中国电视新闻理念,似乎也经历了一次涅?。如果我们很用心去体味这…  相似文献   

14.
王勇 《新闻前哨》2005,(1):51-51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由于电视新闻同期声不仅能使观众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更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因此,电视新闻同期声无论在发挥电视新闻优势,还是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即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采访者、被采访者或采访现场的声音。在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忽视使用同期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常一谈到节日,我们就会想到元旦、春节、国庆等。对于每年这些重大的节日,我们都必须宣传好。事实上,一年内还远不止这些节日,有些意义重大、但仍鲜为人知的节日,作为我们新闻工作者,也要把它们宣传好,如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爱眼日、爱耳日、土地日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现场采访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采访是电视现场报道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现场报道又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特色和优势的节目形态。在现场报道中,记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手持话筒,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记、目击、参与的身份做出图像的报道。现场报道不仅让观众通过荧屏看到新闻事件现场的图像,而且让观众听到现场的音响和采访对象的心声,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这就是电视新闻现场采访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18.
曾小洪 《声屏世界》2004,(12):48-48
同期声运用得好,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得不好,不但不能增强新闻现场感,甚至会产生破坏主题、画蛇添足的负面效应。目前记者在运用同期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把同期声拍摄当作“顺手人情”。有些记者在采访时,本来采访的素材已足够了,生怕冷落了人家,就说:“某某领导,您也说上几句吧!”于是这位“领导”就对事件来个离题万里.不着边际的“深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除了与报纸、广播的新闻报道有许多共性之外,还有着自身独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电视新闻的现场性及由此在观众方面引起的现场感。它以屏幕画面为主,声音、语言为辅,声画并茂,把新闻事件及其发生的现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直接参与的感觉。电视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新闻在取信于观众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摄影报道。一、现场性与时效性电视新闻的载体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速度为每秒钟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七圈半。这从理论上说明了电视新闻传播速度足以使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闻传播到全球的任何…  相似文献   

20.
刘文红 《青年记者》2007,(18):66-67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思路的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给人以启迪。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但是,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由于节目诞生时间较短,节目制作者、主持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节目制作人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达不到人文关怀的制作要求,一些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人文怀内涵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同时代发展和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自身发展要求都极不适应,需要电视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