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六国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文下对其中的“举”注释为:“举,都,全部。”对“举以予人”注释为:“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如此解释,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质疑。第一,翻译文言文,首先应该按照忠实原文的原则。既然“举”被译作“都,全部”,“予人”被译作“送给别人”,那么,“拿它(土地)来”就应该是“以”字的译文。也就是说,在这里“以”字既被译作省略了代词宾语“之”的介宾短语“拿它(土地)”,又要被译作连词“来”。在同一句中同一…  相似文献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振家、吴继昌、吴鸿清、李杰群等四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上、下两册),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见奏伯曰:‘秦晋围郑,……惟君图之。’秦伯说”的“说”字,注释为“说(yuè:‘悦’的古字,喜悦,高兴。’”(见上册,第103页)四位先生的这一注释,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因此,不揣昌昧,略陈鄙陋,以求教于先生及诸先进。  相似文献   

3.
4.
选录中学语文课本的《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的一篇有名的政论文。其文纵横恣肆、古劲简切。文章通过六国破灭的探因,为宋代统治者提供治国之良方.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不衰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历史史实(根据文献记载。燕为秦的既定被灭对象,荆轲的刺杀只能说是加速了燕被灭的进程而不能说是被灭的原因)、“速”字在先秦的用法(为“速”在先秦的用法理一条发展线索)、“速”字“加速”义的使用(“速”有“加速”义在《六国论〉之前已有使用)三方面尝试为“速”字作别种解释“加速”。  相似文献   

5.
对《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互”字,有的同志认为“互”即“彼此,相互”的意思(《中学语文双册古文补充词释》,载《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21页),这种说法与“互”的本义不符,其原因是把现在的合成词“互相”当作“互”的本义来理解,其实“互”的本来含义是“交互”,可以引伸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变替、相续”等意思。如果单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彼此、相互”,似乎还可以讲得通,但放到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005年6月第2版)选人了北宋苏洵的名篇《六国论》一文,课文一处注释存在着一些瑕疵,值得商榷。现酌举一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一、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原注:分,清清楚楚的意思。新注:确定,判定。辨正: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判,分,分开,分离。”无“确定,判定”意。再查其他一些古汉语字词典,也只有“分”义,而无“确定,判定”义。新注“判”为“确定,判定”当属附会。原注“判”为“分”虽合理些,但后面又说成“清清楚楚的意思”,改变了“分”作为动词的本义。故,“判”应注为:“分,分出,分清。”二、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至于]原注:到……的结局。与现代汉语里的连词“至于”用法不同。新注: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教材在历次改版中一直保留下来的文言名篇。"外人"一词在这篇文章中共出现三次: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③"不足为外人道也"。1993年以来,人教版语文教材均在第一处"外人"下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该课的"参考译文"中也均将"外人"翻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种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程秀全 《现代语文》2013,(12):153-154
一、问题的提出:“望”仅指“瞻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轼《赤壁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课文对最后一句解释为:“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笔者以为,对“美人”一词的注解即兼顾到了表面的含义(指所思慕的人),又涉及到了深层次的含义(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但对于“望”字的解释尚显表面,没有深层挖掘,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从《诗经》看,有部分注释很值得商榷。现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关于人称的问题 《诗经》中所咏的人,直称其名或用某种敬称和亲昵称呼的,对于有关诗句所咏的对象,一般还不至于在理解上造成什么分歧;而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如我、予,尔、汝等)时,虽然诗中明言“尔”“我”,或承前蒙后省略,但结合上下句乃至全章究竟所指为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收入高中《语文》和中师《阅读与写作》等教材中的古文《阿房宫赋》的一些注释,对作者丰富巧妙的文意有曲解和遗漏,并予以搞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欣赏还是教学,应从根本上,从丰富的意图上探求明了,才利于理解。  相似文献   

12.
《秋水》是庄子的名篇 ,文中系统阐发了“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的道理 ,对我们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可是 ,课本中有多处注释有待商榷 ,现整理出来 ,求证于大方之家。1 泾流之大。课本对“泾流”的解释是 :“直流的水波。泾 ,同‘径’。”如果把“泾流”理解为“直流的水波” ,那么此句只能翻译为“直流的水波这样大”。这样句子的重心就落在了“水波”之上。可是联系上下文 ,我们发现文章并不是说水波之大 ,而是言河道 (流 )之宽。可见 ,书中的注释并不恰当。那么怎样理解才算合理呢 ?《辞海》把“泾”解释为 :“水径直涌流。”并且专门举了…  相似文献   

13.
一、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初中语文第四册注释:悲哀婉转,“转”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句,课文对“其”字的注释是“语气助词,表示猜测”,可第三册《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的注释却是“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祭十二郎文》中“其能久存乎?”  相似文献   

15.
“赂”字压千钧———《六国论》艺术片谈安徽\刘善群方立平报国心切的苏洵,出于赤子之心,精心构思而作《六国论》,以规劝北宋王朝,使之猛醒,结束妥协辱国行为。一篇《六国论》能传诵千古,除了他的爱国之心昭示世人之外,还因为“博辩以昭”、“语约意尽”。如果说...  相似文献   

16.
苏氏父子三人,都以《六国论》为题写过文章。其中以父亲苏洵的《六国论》最为突出,是历代公认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名文。我曾经因为喜爱,反复读过这篇文章。由于读得多了,渐渐对文中的两个假设和由此而得出的一个假想性结论就产生了一点疑问。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一文中出现了三位秦军将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课文对这三人的姓名足这样注释的:“孟明、西乞、白乙,秦军的三个统帅。孟明.姓百里,名视,孟明是字。西乞,字.名术。白乙.字.名丙。”对这条注释.笔者颇有怀疑.既然孟  相似文献   

18.
苏氏父子三人,都以《六国论》为题写过文章。其中以父亲苏洵的《六国论》最为突出,是历代公认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名文。我曾经凶为喜爱,反复读过这篇文章。由于读得多了,渐渐对文中的两个假设和由此而得出的一个假想性结论就产生了一点疑问。  相似文献   

19.
<正>一、革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教版课本注解:"燕、赵同时为秦所灭,此时韩、魏、楚皆已灭亡,故称‘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首先,此句的解释并不准确,"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所表述的是燕、赵处在将要被秦所灭的危险关头,而不是注释中所说"燕、赵同时为秦所灭"的结果。其次,"革,改变,除去"这个注解也不准确。"革"本义为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引申为动词时虽有"变革、更改"之常用义,但也有"除去、消灭"的意思。《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蒋骥  相似文献   

20.
姬昀 《语文知识》2003,(4):42-43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有一句“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这是深入理解该部分内容的关键句。其中“造化”一词是个关键词。词义解释正确与否,是能否准确理解该部分内容的关键所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一册)中对“造化”作了注释: “指自然界。”(第22页注⑧)这是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