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是"寻找"的过程--以寻找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先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就职于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范围是贵州,专业是地方教育,这是确定组稿出书的依据.贵州教育出版社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多山的省份,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50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始终居全国后列,教育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200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两基",而贵州省到2000年实现"两基"的县仅有32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仅为35%,在全国未实现"两基"的522个县中,贵州占55个,超过1/10,在全国未实现"两基"地区的总人口数中贵州占1/7.认清这一出版资源现状,如能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在贵州教育模式探索过程中寻找好的选题,组稿出书,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不仅可以为贵州教育发展提供图书服务,也内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实业储备,以社会效益滚动商业积累,也是可以办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当时,当于"大包干"的报道铺天盖地,主调就一句话:一包就灵! "大包干"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包干"是不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大因素?采访农村,观察农村,接触无数个农村致富的典型,我的结论是:引发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不是"大包干",而是逐步放开和逐步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农村,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全国一盘棋。媒体同题作文,同台竞技,拷问媒体诸多问题,从中预示了媒体竞争的走向。竞争领域向农村延伸 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衢州市委宣传部筹划了"新农村新衢州新家园"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组织市、县新闻媒体百余名记者下农村蹲点采访。一些农民兄弟说,多年未见这么多记者下农村了,我们欢迎。记者为什么受欢迎?农村需要媒体倾情关注。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资源配置"城市化"取向,使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都市类晨报、晚报,农村很少见到,即使是党报发行到基层的受众也就乡村干部一级,普通群众看不到。媒体报道重点、报道面、报道内容、报道地区和单位等方面,也明显偏向城市。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  相似文献   

4.
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是其重要的职责。坚持与时俱进办好农村版,既是县市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县市报应对报业竞争、巩固和扩大农村市场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作为县市报之一的《武义日报》,“三农”报道紧紧围绕“农业调整、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创新编辑思路,增强报纸的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所需,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武义日报》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农家书屋"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全国农村建设20万家"农家书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出书、供书、读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让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这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的喜讯,更表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6.
"知识工程"的实施必将促进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又保证了"知识工程"在农村中的顺利施行,从而确保了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农村文化荒漠化"之论不绝于耳,这固然有些耸人听闻,但从图书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确实不容乐观.目前农村看书难与看病难相比,可能一点都不逊色.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到2010年底将实现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的目标.它在有利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出版物发行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是所有农村类媒体、"三农"出版物的一次发展机遇,如果能抓住这次机遇,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发现各地劳动事业保险部门对劳动保险业务档案的分类方法不尽一致.劳动保险业务档案是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劳动保险统计表,养老金记录卡、转出单等表册材料.有的县沿用机关文书档案惯用的"年度-问题"分类法,将不同企业的材料按"年度-问题"立在一起,打破了机构界限;有的县则采用先分机构再分年度和问题的方法.两相比较,后一种方法更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两个体系"建设,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作为最有价值的档案,把"所有档案都要为人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切切实实地为"三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中心,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部署全国的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做好‘三农'方面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总署及时地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大力提倡"三农"图书出版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按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版切合农村需求的"三农"图书,出版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三农"图书."走下去"策略在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需求、改善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三农"图书的策划与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芜 《出版参考》2005,(36):22-23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但形势仍然严峻,不容乐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不足,潜在购买力水平低.农民人数多,收入低,文化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滞后;一方面国家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与之相对的是广大农民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虽然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很高的热情,却买不到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的农业致富的科技类图书、医疗卫生保健图书、文化文学类图书、常用法规法律图书等书籍.  相似文献   

15.
陈启裕 《图书馆界》1999,(3):26-27,35
大型文化下乡活动,由文化局组织文化系统的各单位联合参加,并联合县、乡镇对口单位参加,组成下乡一条街,形成一定的规模,产生较大的影响.下乡活动内容有:专业及业余文艺团体的文艺演出、博物馆的图片展览、电影公司的电影放映、新华书店的书市、书画院的书画即席挥毫.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的随队采访.文化下乡的内容都贴近当地群众.所到之处,农民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列队热烈欢迎.各个服务网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场面在农村少见.很多村镇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大规模的文化团体到来.图书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实施"知识工程"结合于整个文化下乡活动中,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建设的三个重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适时推出了"农家书屋"工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我国农村建设20万个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至少配备一千册以上的图书、30种报刊及相应的音像制品."农家书屋"工程对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重要内容,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去年,在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全国90%左右农村地区实现各种形式档案信息共享的任务.根据这一部署,今年我省将在推广萧山、德清等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要求每个县要完成2-3个乡镇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吕红 《浙江档案》2001,(3):24-25
3月4日上午,浙江省象山县城春意融融,街上鼓乐阵阵,人头攒动.为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8周年,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由象山县档案局会同驻浙海军92815部队和象山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个人档案展在县图书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邸报制度"与宋代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相似文献   

20.
刘东莱 《视听》2021,(1):154-155
在基于新媒体"直播"建构与传播农村形象时,应当充分考虑多重因素,从农村自我形象强化、内容生产、解决形象离散化与局限性问题、特有形象构建等方面出发,致力于打造和传播高度统一、内容充实、独具特色的农村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