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将这个基本理念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其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实现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有人曾将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过比较。他们先从中国留学生的感受和对比中去了解美国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
薛玉珍 《考试周刊》2012,(8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以往的教学,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沉浸在"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之中,活动的机会少。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黄甜蜜  阮尚祥 《教师》2012,(22):36-36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课改10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景象。然而,透过表象看其本质,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得"意"而忘"言",就是重"言"而轻"意","意"与"言"严重脱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导致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得言",又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即让学生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为文之妙;"得意",即让学生感悟文本之情理意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  相似文献   

6.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顾此失彼,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由于有的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在教学认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偏差,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以下特举一些例子说明。一是有了"主体",莫丢"主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于是,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由学习。上课时,教师让出讲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进入新课程语文体系,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可能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陆寅 《考试周刊》2010,(33):58-5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教育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精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现在,很多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1.
邓雨宁 《现代语文》2013,(10):85-87
语文课堂的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痼疾,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课标"以制度的形式,对一线语文老师课堂中的练习设计与安排进行导向和规范:练习的形式必须"多样化",练习的内容必须"学习语文",练习的语境必须"在语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目前如皋全面推广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等主要流程中,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亲历学习的时空,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关键要抓好策划、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要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研究,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制定好小组学习活动计划;要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小组交流,保证学生的参与,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通过有效评价,整体推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教学月刊》2014,(11):42-44
一、"语用型"教学实施的难点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语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亮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正视学情,直面文本,奏响"语用",习得语言呢?  相似文献   

17.
刘富德 《考试周刊》2011,(42):66-66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做好下面"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单一模式,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不佳。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到"少教多学"达成高效呢?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只是一群听老师讲话,看老师表演的观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文化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也有语文教育内部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与目标的模糊表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坚持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的智德,才能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