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朗读和默读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层面上都得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精读就属于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把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比作阅读教学的两翼,可见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朗读比较,加强默读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而且关注了阅读个体的差异,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默读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默读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默读呢?因为默读很重要:一方面,默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默读有很多好处:它不会影响别人,它的速度较朗读快,它便于思考与揣摩,便于消化与吸收;默读还使我们沉浸在作品中,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那么,怎样开展默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当然,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当然,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建议是:“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让学生会精读、略读、浏览以及诵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等。这一切都需要以品读为核心,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的激荡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的好方  相似文献   

10.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书面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大有用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朱丽茗 《考试周刊》2013,(33):49-5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的新理念和学段的阅读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  相似文献   

12.
施云 《学子》2012,(8):14-15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阅读目标里提出了朗读、默读、借图阅读、略读等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略有感想: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问题,借图阅读、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通过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文中的浓浓的爱。“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第八册)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是对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其中对初中生默读能力的阶段目标作了明确:“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评价建议还指出,评价默读,  相似文献   

16.
赵斌 《学子》2014,(11):39-39
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默读不仅可以使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使阅读教学显得不再简单枯燥,而且默读在促进学生静默思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进而提高阅读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默读被忽视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学会阅读的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就朗读的效果提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由此可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二是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在阅读课堂上发挥朗读的作用,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地解读,并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部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