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什么是数感?数感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我带着这些似懂非懂的问题,认真阅读了英国朱莉娅·安吉莱瑞著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以下简称《数感》)一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在日常教学中,"数感"一词经常被提起,但是数感到底是什么?如何培养数感呢?相信大部分教师对这两个问题都十分模糊。就书面概念来讲,数感就是在人对数学知识的一般理解基础上,能够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将数感作为必须学习的内容列了出来,这直接的说明了数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数感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不  相似文献   

3.
“数感”这一数学学习内容,被《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六个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中居于首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在课改中,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形成数感,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提升,最后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强化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吴永河 《小学生》2010,(5):45-45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理解“数感”,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建立数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驾驭数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它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教育聚焦的话题。在这种新理念下。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8.
所谓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如何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暨宗礼 《教师》2011,(27):65-65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活动中,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数感”被摆在了首位。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0.
“数感”,一个经常听到,但并不熟识的名词。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数感?如何结合认数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带着这些问题,“辩课进校园”第三站走进了百年名校——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参与这次活动的,除了海曙区各校近二百名数学教师,还有来自宁波各县市区的部分数学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1.
陈素慧 《天津教育》2023,(27):101-103
<正>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论述,其中重点表现在“量感”这一内容上。量感指的是什么?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增加这一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本文就以上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量感的概述、量感培养的原因、量感培养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一、量感概述(一)量感的概念量感是学生在感知物体的长度、大小、  相似文献   

12.
谈到数感,数学同行一般能够接受,感觉这个词比较自然,而数学之外的人(包括成人与学生)会感觉比较陌生,往往问题是:数还有感?只听说过语感,数感是个什么东西?而回到数学教学的这个领域之内,事实上数学教师对数感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数感这东西因人而异,难以进行统一的教学;也有人说数感有其基本的性质,可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新修订的201 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是—个核心概念,这就意味着从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角度来看,数感及其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上无法回避的—个话题,必须认认真真、切切实实把它抓好。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锐感觉,有效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如何直面数感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从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在交流表达中形成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摆在了10个核心概念的首要位置,可见数感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数感该如何丰满起来的呢?本文从联系生活,获得数感的启蒙;创设情境,获得数感的体验;合作学习,获得数感的交流;调查实践,获得数感的强化;估算活动,获得数感的内化;深化运用,获得数感的升华这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感觉和感受。它可以帮助人们灵活地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的目标内容提出来。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对其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奠基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感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最后,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想培养数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操作实践数感;在指导学生交流汇报中通过迁移同化锻炼数感;在学生质疑中反思强化数感;在营造氛围中,通过师生评价加深数感。  相似文献   

17.
唐月娥 《考试周刊》2011,(68):87-88
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一线的数学老师越来越感觉到学生数感差,计算能力有所下降。纵观世界各国,在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上,大都有较高的要求,如英国虽然不赞成烦琐笔算,但十分重视心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日本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增加数学教学时间进行“计算的反复训练”以培养学生数感。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呢?  相似文献   

18.
马红芳 《甘肃教育》2011,(10):75-75
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表达和交流,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培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学会思考也是小学数学课堂上较为重要的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