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79—2009年CNKI收录的有关研究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研究水平上看,政治开卷考试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多数论述仅仅把"思想政治考试评价方式的创新"冠之以"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的途径"来做简单化描述;从研究范式取向上看,存在从开卷考试所引发的教育过程、环节、要素等微观性研究和从开卷考试体系完善等宏观性研究两种取向;从研究趋向上看,今后开卷考试研究应由经验局部型研究向理论系统型研究的渐进过渡。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开辟了反传统的理论视野,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根据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后现代课程观理论,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影响的日益扩大,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出现了向后现代转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课程观,并借鉴其中一些观点从网络课程系统开放性、内容呈现形式和学习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为新时代的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呈现出四大特征:即从“依附”走向“独立”:课程研究意识更加自觉;从“静态化”到“动态化”:课程研究主题日益丰富;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研究方法呈现综合化态势;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更加多样。课程研究中也凸显一些问题:课程研究主体规模较小,研究队伍有待扩大;课程实践具体问题受关注程度低,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课程研究以理论阐释为主,实证研究缺乏;囿于“以外比中”的传统,课程研究缺乏本土理论创新等问题。在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课程研究的路向。  相似文献   

6.
在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就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思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张普我国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引发了教育领域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和变革,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课程观及其局限,其次从思想渊源、理论观点等方面对后现代课程观进行了多元解读,最后就后现代课程目的、叙事方法论、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泰勒到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解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的课程理论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的课程教学实践。本文从泰勒的课程理论出发,分析了作为20世纪的另一个思潮——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巨大冲击和批判,进而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即"4R",同时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构建开放性课程、优化教学过程、转变评价观念和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而这种课程观尤其以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文章旨在探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意义,这种启示意义表现在:"平等中的首席"与新型平等对话师生关系的建构,耗散结构理论与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课程设计的4R标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建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四个结合"和"两个转变"的解决途径: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相结合;科学目标与人文目标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从重视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转变;从精英教育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李进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83-185
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不断冲击,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幼儿园从后现代课程理论中吸取精华,在课程评价改革上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概括出了后现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特征:多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必须转变课改模式,从理论化课改转向实践化课改,从而使课程改革超越"左与右":在课改目的上,从"求新"向"求实效"转变;在课改方式上,从"革命式的推倒重建"向"折中调和"转变;在课改根基上,让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关系从"同质关系"转向"异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理论思维对课程改革的殖民,才能让各种理论在折中调和中为课程改革服务,才能最终推动课程实践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云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3-105,109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进了各个理论领域的变革,课程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后现代课程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多尔在分析现代范式的基础上,以自组织为核心概念,形成了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框架。与现有的课程理论相比,后现代课程观有五个特征: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多元化和差异性;合作与交流;鼓励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强调平等关系。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课程实践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程观向现代课程观的转变.体现出从学科结构理论向社会改革理论的走向.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演变.形成学科结构、社会改革、学生发展三大理论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给课程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现.为解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学术研究关注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提供背景素材;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并参与支持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度反思。统观这一过程,可见理论研究成果经历了一个从"学术理念"到"治国策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研究从高层理论设计、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专业支持、理论基础研究、评价标准制定、问题研究与反思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支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也为课程改革培养了理论工作者与研究型的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现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念被引入我国并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接受,从而进入主流课程研究领域。人们有的在为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理念感到欣喜和鼓舞,而对于现代课程观多持贬低态度;有的打着后现代的旗帜却行着现代观的实践。我们认为其对现代与后现代课程关系的认识都有所偏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的联系与区别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