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断改进以适应发展和变化的教学形式与学生学习的需求非常必要。处于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同宗同源,使用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而在教育领域中,具体到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也同样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两者还是有不少区别,尤其体现在细节当中。本文以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为实例,就其编写理念、编纂体例与教材内容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与分析,细致呈现了两地语文教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使各自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并在思考之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断改进以适应发展和变化的教学形式与学生学习的需求非常必要。处于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同宗同源,使用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而在教育领域中,具体到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也同样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两者还是有不少区别,尤其体现在细节当中。本文以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为实例,就其编写理念、编纂体例与教材内容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与分析,细致呈现了两地语文教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使各自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并在思考之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语言、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产生情感体验,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范文系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因此,分析和处理好单篇语文教材是实现由教材内容向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内容转化的关键。语文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层级系统,单篇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处理是在秉持这样一个层级系统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单篇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要着重从实现或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角度,在课文中寻找和挖掘教学资源,并且注重对教材中儿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加工、结构化才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的角度进行处理,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向着主干凸显、枝节扎实、简约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统编习作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辩证统一,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教材内容是整个教材的内在本质,而呈现方式则是外在表现。因此,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为蓝本,对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以后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研究提供科学参考,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小学语文习作教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涉及语文教材内容所占比例较少,于是乎有些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教材完全可丢到一边去.其实不然,教材有着较高的导向作用,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台湾与大陆有共同的文化渊源,所以在语文教材编制方面,两方可以互相借鉴,吸取对方的长处,研究台湾康轩版《国语》教材,对大陆教材编写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凭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审视,"用什么去教"的语文教材内容观混淆了语文教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阉割了教材,陷入了肢解选文、各取其用的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泥淖.其根源在视语文为"工具"、"虚器"的传统哲学.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语文教材内容确乎是指"教什么",而非"用什么去教".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言学的观点.内在意义的具体实现.必须借助外在的语言形式。就语文教材而青,语文知识的阐述、选文的表达、练习的设计、提示与导语等内容要素.都要借助教材语言来实现.教材语言是教材内容的载体与表现形式。语文教材赖以存在的真实形式首先只能是它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语文教材概念和衔接1.语文教材概念内涵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育及文化教育的综合教育读物,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过程中衔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介体。教师应用教材传授教材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教材接受教师的教授,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语文教材是教学三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内容的衔接应该根据大纲要求和  相似文献   

12.
民族院校预科语文教材的编撰原则一直是预科语文教学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探索领域.编写预科语文教材首先应该明确预科语文教学的目标,分析教学的对象,更新教学观念,破除陈规并精选教材内容以实现教学的目的.其次应遵循文史并重原则、经典性与现代性、文学性与思想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原则以及衔接性与拓展性融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要改变陈腐的语文教学结构,使之达到优化,教师的钻研教材和认真备课,应该是基础的一环.语文教师要走出繁重的作业堆,变课后下功夫为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理解编者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确定具体、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认真书写好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依据语文教材的研究背景,讨论“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体系”两个理论问题,在明晰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术语纠缠,区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体系由来已久的弊病及教育工作者对于教材的错误解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除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之外,关键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教材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最主要的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源泉。分析教材,是教师在教学中驾驭教材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掌握了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化用途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门化用途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学习者必备的语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以阅读理解、交流表达能力为主线,以话题为单元构建学习模块,组织教学内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以趣导学,强调应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开放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材内容是专家、学者精心编写的.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超越教材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开放教材,让生活走进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三语文教材复习“四步三法”庆阳一中韩文生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语文教学和考试最基本的依据。因此,语文教材的复习是高三语文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语文教材内容繁多、知识驳杂,使得整个过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此,我们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2007版与语文社中职语文教材2009版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人教社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没有作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的具体说明,单元导语设计精确度不高。本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角度探讨单元导语的设计应该如何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处理之后形成的、在课堂现场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的具体信息。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经过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