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课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与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3.
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还注重学生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各种情感的培养,这些目标的达成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逐步走出陈旧的教学模式,重视通过课内外的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理解科学知识的真谛。但也发现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了使科学探究更有序更有效,本人认为要重视以下四点训练: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还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所以科学课应以开放性为主.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内外自主地探究、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究竟怎样构建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科学是一门体现"以人为本"的全新课程,其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学生去亲身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发现、理解和运用。实践活动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手段,《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那么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呢?  相似文献   

11.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起始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猜想与假设是指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性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合情推理、综合程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的高级认识过程。而对于科学探究性学习来说。猜想和假设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它类似于科学假说。但又不同于科学家提出的科学假说,它是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性结论,其研究对象是人类已经掌握和熟悉的知识,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自上世纪末“以探究为基础”成为国际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以来,科学方法也成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学校科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能“在进行个人决策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我国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相关要求,如“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更要求”应当在设计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同时,设计较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两者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周俊复 《教师》2011,(16):21-2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结合我执教的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一课,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5.
翟福成 《考试周刊》2011,(17):223-22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的方法、探究的能力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突出科学探究”,充分说明了实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撑点,可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并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目标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这需要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多考虑革新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为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常规课堂的束缚,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让它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点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上述几方面入手,努力体现其开放性,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方法。”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外,还包括科学方法、技能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所以,教师就不能简单地传授知识.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经验知识。  相似文献   

20.
蔡敏  刘晓倩 《上海教育》2004,(7X):54-5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加拿大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加拿大政府和学校以课程标准作为指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强调教师学生一家长三边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