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开始学习竖笛演奏的学生大多是二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进行的竖笛学习阶段为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教学应主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可以选择一首通俗易懂、脍多人口的小曲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跃跃欲试。例如我教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在歌曲演唱课中学过了一首歌曲《送别》,并且对这首歌十分喜欢,  相似文献   

2.
姚圣海 《数学教学》2014,(10):11-14
数学起始课,即数学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起首的一节课,是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习的起点.它承接在上一个章节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展开拓展研究或对新知识展开探究学习.如何使学生对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结构,甚至思想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起始课发挥“先行组织者”、“导游图”的作用,是起始课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如此,起始课作为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承担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追求自然的过程,根据章节特点,选择不同的知识引入方式,如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与其他内容学习过程的类比介绍引入或数学内部知识的冲突矛盾引入,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减少突兀.下面以“圆锥曲线起始课”为案例,谈一谈数学起始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课型 概念课.学生自主学习型.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映射概念; 2)迎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生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于交流、善于交流.发展情商.  相似文献   

4.
2007年的12月,宁波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象山县的一所中学举行,其中一个内容是一节数学“课题学习课”——“怎样选择较优方案”.这节课取材于浙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是新课程改革后变化最大的地方.“课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和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都是一种挑战,选择这类课题学习课进行优质课评比是对新课程实施及理念认识的考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这种情况下画出分段定义的函数的图像,并形成图解法的思路.带着对这节课重、难点的了解听了几节课,其中有几节设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形成学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学设计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体验、经验、困惑等.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细致地研究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更要深入地研究学情,结合课标要求形成特色学案.于是,“教学案一体化”就成为了首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深入解读课标,钻研教材外.就是要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情感引人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对知识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自然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的思品课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在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状态、思考状态、认知达成状态、思想觉悟状态,从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并取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关注“学生注意了吗?” 课堂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用英语听说课堂行动研究,通过102名实用英语听说课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和随机抽样的部分学生访谈.集中探讨师生对实用英语听说课活动形式和学习困难因素两方面存在的选择和理解上的差异.旨在为改进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亚琴 《文教资料》2010,(2):140-141
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背景下.政治课教师应努力积极参与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在课前、课上和课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做法:课前,以学案导学,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课上,创新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课后,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学生有效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学习其他先进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了“三课四步”教学法的创新和实践。三课即预习课、展示课、综合课;四步为目标定向、限时预习、小组展示、当堂达标。“三课四步”教学法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生只有当他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才想学、爱学,才能使他们乐学、会学;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课首、课中、课末、课后做了初步尝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必趣。  相似文献   

12.
把多忠 《教育革新》2009,(11):45-45
一、注重基础,以点带面 新课程倡导建构学习,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作法.所以,在复习课的设计上决不是简单罗列所学的知识点或举几个常见的类型题,而是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或自编例题,让学生感到有新意、有挑战性,使所要复习的知识形成网络.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关键课程.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营造一个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出发,探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策略,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性学习1.学习目标自主确定。研究表明 ,学生性格、兴趣、能力等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不仅有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 ,而且在接受能力上也有高有低。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也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而“个性化”了的目标易为学生所接受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西门豹》一文 ,一开始 ,我就提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能力 ,自主选择“个性化”的目标自主学习。2 .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微课”资源是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的重要手段,旨在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微课”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前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中的内容,并且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教学结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微课”资源的建设,变革课程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自主管理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强调学习的自主、自愿、自选、自控和高效。以微课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策略有: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微课细节;选取生活化地理实例,提高微课趣味性;实施教师合作,以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理论保证微课质量;加强地理微课资源开发,完善地理微课结构,提高微课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被教师牵着走。课上教师讲知识,留作业,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找出不对之处进行修改。这样的学习结果是学习成绩没有突破,停滞不前。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刨根问底.学习效果提升快速。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在此,我谈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叶人祯 《成才之路》2009,(12):45-46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极大的兴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社会越来越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信息.学生简直置身于一个信息的海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有选择、有目的地去研究自己的学习主题、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任国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23+76-23,76
从演唱、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入手,探讨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声乐、器乐课教学的方法,使音乐技巧课教学更为规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