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叶老又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就像大人教小孩走路一样,既要扶他,又要放手。如果老是扶着,是学不会走路的;如果完全放手,孩子就会摔倒。”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过程,与大人教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何其相似。  相似文献   

2.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大量的知识、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和经验借鉴,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我总结出了“教、扶、放”的教学方法。所谓“教、扶、放”,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而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倡导由学生独立思索,自力处理,积极获取知识。这一方法如同培养孩子学走路,一开始需要大人“教”他走;待他有了一定基础,需要“扶”着走;…  相似文献   

4.
育女平常心     
广场上,一对性急的年轻夫妇正在教5、6个月的孩子走路。一位老者走过来善意地提醒:“爬还没会呢,就要学走?”是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古语云:“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5.
“扶”、“放”结合教好习作例文镇原县殷家城小学张万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学生不但要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类课文在编排上多属于二类课文,要求教师“引”着学生走。所谓引着走,如同大人领小孩...  相似文献   

6.
一、作文范围。三年级作文犹如小孩学走路,需要有一个扶着走的过程,这就是由识字、组词、造句到作文的过渡教学。教师首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课本,是“教本”,更是“学本”。教学的实质,不只是通过“教”使学生学会,更应让学生自己会学。学生会学习、会思维了,就能时时、处处提高自己的能力。长期以来,在编写数学课本的指导思想上,一直存在有重“教”轻“学”的倾向,利于教,不利于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主动性、积极性就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数学新教材的明显特色,就是大大强化了学的功能,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合力,发挥两个主动性去完成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打开新课本,犹如春风扑面,“学本”的特色,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英语难教难学的现象更为突出。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像大人教小孩走路那样.起初给孩子一双手。搀扶其学步。后来给一只手,让其半独立走。继而放开手。鼓励其大胆地往前走。在英语教学中也来个先学走路。给学生一只手.扶助学生安全度过英语的“入门”关。在IEFC Book I Lesson 87中有句话“Can you give me a hand?”其句子的短语:“give sb.a hand”直译:给某人一只手。意译:给予……帮助。如何给学生一只手.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实验是一种“模拟的科研”活动。犹如小孩学走路一般,不能老是由父母牵着走,而要让他自己走。我们实验课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当“机器人”,即按讲义或老师的指令去拨拨开关,记记数据,写写报告,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易养成学生只作“记录员”、“观察员”的习惯,实验报告完全统一要求,刻板枯燥,很难提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实验时学生对实验原理尚未全面理解,便依葫芦画瓢一步步地操作,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后(有时还凑数据),也只是按规定格式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张福顺 《小学生》2011,(4):11-12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叫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  相似文献   

11.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可见,课本对于“教”与“学”两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课本,并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此,切不可等闲视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使用课本,或者只把它当作“习题集”来用;他们也不注意  相似文献   

12.
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终究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面。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不会“学”,说明“教”是无效的。因此,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教学生的“学”上面。如何教学生“学”呢!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指导学生自学数学课本,从“读会”向“会读”发展。学生阅读课本,刚开始不习惯,也不懂得应该如何读。更困难的是读不出重点、归纳不出系统。就是读了也常是重算法轻算理,只满足于会仿着做。针对这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好比牵着小孩学走路,却又随时准备放手让他自己走。在高考备考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去剖析、认识题目,并从中归纳出一些带有指导性的东西,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目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为提高学生驾驭试题的能力,为达到“不教”之目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主要是将前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试题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然后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指…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从课本开始,因为课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读书、乐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会读物理课本,这是培养物理自学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构建新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一、传统“教”“学”状况分析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的教学观中,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教学基本是传授课本知识为主,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教师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后将其内化。虽然也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教学等等,但最终还是单一的知识传递,主要是以教师是否能够将知识更多地传授给学生作为评价标准,教师跟着课本走,学生跟着教师走,教…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学生会学才是真正成功的教学。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应是教师教学的重心之所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本,从“读会”向“会读”发展。学生阅读数学书,刚开始不习惯,也不懂得该如何...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新课改下“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只负责把知识讲完,学生把知识听完,而必须把“教”与“学”统一结合起来.“教”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学”的过程中要让教师更好地改变教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达到和谐发展. 现在的《科学》教材提出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结果如何呢?课文不再明说,而激励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去操作,亲眼去观察,亲身去体验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课本的作用就不再只是汇报前人的经验,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课本还制定了一些记录表格,让学生去填写,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训练他们的耐性,同时培养他们分析、归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生不善于阅读历史课本的现实,教师应努力把握文本阅读的规律,认识“阅本明象”“由象析意”“取象审美”的阅读阶段,让对历史课本的阅读成为“教”与“学”的常态,促进学生实现课本的整体性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使阅读经验化、熟练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刘良华老师对教学的三个比喻对我的触动很大:刘老师说:教学应该像打游戏,因为游戏是及时反馈结果的。只有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学生才会像对打游戏一样,产生兴趣,激发欲望;教学应该像画地图,因为画地图可以培养整体感和大局观;教学应该像教小孩学走路,大人一定会放手,决不会因为孩子摔跤而不再让他练习走路。刘良华老师的这些精彩描述,让我终于明白: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20.
小先生     
1930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后学校被查封,一群农村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权利。大家写信给陶校长,要他想办法。陶行知回信说:“团结起来干,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边教边学,这样不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吗?”52名小学生听了陶先生的话,在一座破庙里,办起了“自动学校”,小孩子当了小先生。孩子们坐着自制的桌椅,读着陶先生寄来的课本,心里乐滋滋的。陶先生很高兴,送了一首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小孩子很不乐意了,他们说:“大孩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孩,小孩还能教大人呢!”陶先生深为震动,他立刻把诗改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