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建伟 《物理教师》2008,29(2):24-24
有这样一道关于光电效应的题目:两束强度相同,频率分别为v1和v2(v1〈v2)的光,垂直射到相同的金属板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分别为,n1和n2.那么,n1和n2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2.
题目两束强度相同,频率分别为v1和v2(v1〈v2)的光,垂直射到相同的金属板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选出的光电子数分别为n1和n2.那么,n1和n2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3.
所谓“借题攻题”,就是把某一典型例题或习题的解题思路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性质与结论,直接迁移运用到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新问题中去.这种“借题攻题”的解题策略,常常能打开解题思路,降低解题难度.现以一道在教辅资料及检测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基本题目的解题思路求解两道与之类似的题目,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解答一定量的题目来巩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做题的方法不同起到的效果则大不一样,有人完成一道题,仅仅是掌握了这一道题的解法;而有人则善于总结,通过求解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5.
两种效应的区别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刘云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这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区别.一、两种效应产生的机制不同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金属中...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道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把题目的答案找出来,为解题而解题,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深层次的训练和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想尽办法让思维呈立体状,由点到面,通过解一道题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尽可能让一道题目变得更丰满,知识容量更大,同学们收获更多.如果恰当运用“一题多解”这种策略,就能很好地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1 提出问题问题1:两束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光,入射到同一金属表面上,若均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在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为:A.相同.B.频率小的多.C.频率大的多.D.无法确定.该题提供的答案是“A”.依据是“入射光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光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能量,与频率无关,只决定于入射光的光子数.两束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入射光,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光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相同.”  相似文献   

8.
题目 比较2^33与3^22的大小. 这是一道底数和指数都不相同的指数式比较大小问题.本文对这道题的解法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探讨研究,探究出了这道题的多种解法,揭示了这类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谈光电流     
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10期刊登了"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一文,旨在解答一道光电效应方面的题目.在1999年第3期的《物理教学探讨》,又刊登了"也谈光电流"一文,是对同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原题是这样的: 用红光照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测得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E1,光电流强度为I1,若改用强度相同的紫光照射该光电管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光电流强度为I2,则 (A)E1>E2,I1=I2.  相似文献   

10.
光电效应的规律中“在单位时间里从金属板尺发射出的光电子数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这一条,由此也有一系列关于应用这条规律的习题。历年来在不少教学参考书中屡见这样的两类习题:第一为如“某金属在一束黄光照射下正好有光电子逸出,问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紫光代替黄光,逸出电子数是否相同?”大部分书上的答案是“相同”。理由是因为光电子发射率与光强成正比,光强相同,则逸出的电子数就相同。第二类如“用完全相同的两束紫外线,分别照射两种不同的金属表面,都能产生光电效应,问这两种金属表面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是否相同?”原答案是相同,原因也是入射光强度相同。  相似文献   

11.
光电效应是指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我们把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康普顿效应是指在X射线的散射现象中,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波长和原射线相同的成分以外,还有一些波长较长的成分,两者差值的大小随散射角的大小而改变,其间有  相似文献   

12.
赵坚 《物理教师》2009,30(12):9-10
1问题提出最近,读了两篇涉及光电效应微观物理本质问题的论述文章(以下简称文1和文2).文1通过对从1980年至今的各种版本教材中“什么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说法进行分析后认为:“所谓逸出功就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偶电层的电场力所做的功”.文2以“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吗?”引入话题,通过分析后认为:  相似文献   

13.
对一道经典题进行深层剖析,从中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找出解题的技巧,能较快地提高懈题的能力.拿到一道好题,应考虑这道题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哪些其它解法?题目能怎样改?又怎样做?从多方面思考一道题,用多种方法解答一道题,其收效远远超过用单一方法多做题的“题海战”.  相似文献   

14.
一道习题,也许大家都能迅速做出解答,但是得到的收获可能大不相同.有的同学得出答案后,把题目往脑后一抛,感到“万事大吉”了,结果得到的顶多还是这一道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仍然可能束手无策.有的同学解答出某一题目后,继续进行联想,把跟此题有关的各方面内容都联想到了,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显然,解题能力的提高就孕育在这丰富的习题变式中了.笔者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谈谈习题的变式处理.  相似文献   

15.
2005趣题     
在趣味数学中,常常见到题目中出现了当年的年份数,这样的题称之为“年份趣题”.天津市2004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上,就曾出现了一道“年份趣题”.将年份趣题引入高考,这是创新,也是对“年份趣题”形式的一个认可.  相似文献   

16.
唐伯景 《中学物理》2012,(11):63-63
笔者在处理教辅资料《创新设计》上一道圆周运动的题目时,发现该题的答案存在争议.到网上搜了一下,发现很多的试卷、练习上都有该题,看得出有必要将该题拿出来分析一下,以免该题误导更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有一道填空题,题目是,有下列几种物质:(NH4)2CO3。,NH4HCO3,HH4CL,CaCO3,Ca(HCO3)2,Na2CO3,NaHCO3等摩尔的两种物质混合高温分解后,产生NHa和CO2摩尔比为2:3组合的是.或——这道题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违背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错误.所以这道题在我教学生涯中已消逝十几年了.如今有些资料上仍有这道题.不少中学甚至某些重点中学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却依然将此题作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好”题.笔者认为这道题不宜出现.显而易见,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热分解以及热分解产物的…  相似文献   

18.
在各地的高中历史质检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经常出现,题目内容如下: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少师生认为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他们用原子电离的观点来解释光电效应:金属原子吸收照射光子的能量后,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当照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该金属原子在n=∞能级的能量时,金属原子发生电离,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即发生光电效应;反之,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20.
[题目] 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54错写成了45.得到的商比正确的大18。求正确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