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新课的导入,数学课上用独特、有趣、新颖的情境导入,就可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他们的思维。新课导入可以分为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等。  相似文献   

2.
课外活动内容广泛、有趣,形式新颖,不拘一格, 寓知识于活动中,思考性强,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爱好有特殊的作用。一、组织数学游戏,激发兴趣数学游戏的内容很多,如可用扑克牌玩24点来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新颖、独特而有趣的数学情境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用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生活情境导入、问题导入等。  相似文献   

4.
数学游戏的显性表征是"游戏",即有趣、有规则。有趣,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有规则,就有竞争,儿童的智慧就会被"开启"。隐性表征是"数学",即具有较强的启思性、探究性,能启发儿童的数学思考和探究。可以说,数学游戏将数学的学习情趣和理性精神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开发与运用数学游戏的具体做法有:创新游戏设计,促学生产生认知兴趣;强调游戏规则,让学生享受挑战乐趣;深化游戏体验,使学生体悟思维理趣;注重游戏评价,引学生感受创造奇趣。  相似文献   

5.
王长玲 《学周刊C版》2010,(4):196-197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园”战略的重要措施。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功能,发挥孩子的自由天性.发展数学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环境;创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习,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故事情境,就是用新颖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疑问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创设游戏情境,就是在数学课堂上,适当运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学习,喜爱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单调、枯燥的数学内容,通过色彩鲜艳的直观教具,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2、通过游戏活动,突破教材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为使学生明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把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溶化于直观有趣的游戏活动中。3、通过游戏活动,加速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以游戏为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提供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动、有趣、具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达到预设目标,它要求数学学习由原来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变为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幼儿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提升。但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很容易转移。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改变枯燥单调的数学教学形式,以尊重的态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粗浅的体会,认为主要应抓住如下三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前提。 兴趣是思维的开端,思维也是兴趣的继续。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才有可能。“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等心理特点,应用丰富有趣的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广泛运用数学游戏、学具操作、竞赛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简单应用题综合练习课教学时,就设计了“找朋友”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他将应用题的条件、问题、算式分别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学生,然后运用“找朋友”的方法配对出现。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设计数学游戏,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数学教学。教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渗透到有趣的游戏中,引导学生课前、课中、课末做游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发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作业如果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还可能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卜菊芳 《考试周刊》2014,(93):69-69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多运用合理而又有趣的游戏;把枯燥的计算编进故事里,为学生提供"操作"数学的机会;当学生的见解很独特、很新颖时,应该给予肯定;设计"有效作业"。  相似文献   

13.
数学活动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枯燥,而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以其新颖、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豆子”后,我便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来。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十分享受的过程,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形式,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针对性的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能力。在数学游戏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思考来得出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获得知识。所谓数学游戏,就是把数学知识蕴含到游戏之中,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作用和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一、从游戏中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数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课标指出:"课堂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现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探究、交流数学知识,构建自己有效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倾心追求并努力打造"魅力"课堂,让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符号带着音乐的律动勾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如饥似渴,仿佛获得了魔力,思维、语言变得异常顺畅、活泼、富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提供充分且准确的感性材料。数学游戏是指利用游戏将感性材料组织成任务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促进他们在活动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审视当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的游戏,在设计上存在单调空洞、脱离学生认知等问题,从而导致课上场面热热闹闹、课下学生迷迷糊糊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8.
游戏化教学是在游戏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教学行为。设计有趣、有序、有效、有得的数学游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打破传统机械呆板、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设置具有趣味性、技巧性、艺术性的问题教学情境。通过设置新颖、新鲜的艺术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的能力,又可以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同时问题情境化,使学生在轻松、民主、快乐的氛围中,使数学问题重难点深入浅出,实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拓展了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了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顾启美 《新疆教育》2012,(21):52-52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重要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应引起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尝试从趣味性出发.注重实践性,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情绪和智慧,使学生在作业中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