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办学校破产退出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法律对于民办学校破产退出问题规定得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的问题。对于民办学校因资不抵债而被中止办学的,应属于破产清算,具有破产能力。破产程序的申请主体一是民办学校,二是一定范围内的债权人。破产财产的分配清偿顺序应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剩余财产应视资产来源方式分别做出规定。民办学校不宜适用重整与和解程序。破产学校要保护学生的学业权和财产权。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法律对于民办学校破产退出问题规定得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的问题。对于民办学校因资不抵债而被中止办学的,应属于破产清算,具有破产能力。破产程序的申请主体一是民办学校,二是一定范围内的债权人。破产财产的分配清偿顺序应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剩余财产应视资产来源方式分别做出规定。民办学校不宜适用重整与和解程序。破产学校要保护学生的学业权和财产权。  相似文献   

3.
民办学校法人的退出,可将《民法总则》作为重要法律依据。从《民法总则》的规定来看,民办学校退出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民办学校的终止、民办学校的解散和民办学校的清算。《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民办学校退出的规定非常粗糙,仅对民办学校的终止原因、民办学校的清算义务人、民办学校财产清偿顺序及剩余财产处理等方面作了规定,无法有效解决民办...  相似文献   

4.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景气,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企业因资金链等诸多因素引发的系统风险不断显现,导致众多企业不能适应现行的经济体制而面临被兼并或破产,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破产会计处理规则.在实务操作中,为了更好把握破产清算会计,对企业破产清算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破产清算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办理企业(公司)破产、清算中的相关事务,是律师的重要业务之一.但目前企业(公司)破产、清算中存在诸多问题,而立法及司法解释的滞后,导致律师办理业务存在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存在许多疏漏之处。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在清算中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格局难以达到平衡,债权人成为公司非破产清算程序中的当然弱势方,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因此,完善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加大对债权人利益的制度保障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现行立法和公司实践分析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非破产清算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终止问题的规定过于宽泛,在实践中引发诸多争议。为破解法律难题,本文对民办学校终止程序的启动、财产清算及剩余财产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民办学校终止的规定还不够具体、详细,存在关于民办学校终止的原因规定不全面、没有规定民办学校解散的原因、有关民办学校清算的规定不详细、对学生受教育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民办学校的终止,可将《民法总则》中的指导原则作为重要法律依据。在今后的民办教育立法中,应加强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制度建设,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萍 《华章》2011,(31)
独立学院在终止时如何进行清算缺少细致具体的法律规范,导致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本文围绕独立学院终止清算中涉及的清算原因、清算程序、剩余财产分配等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尤其侧重于破产清算中的一些争议问题,力求对独立学院终止清算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的出台是继《公司法》的重大修改之后的重要商事立法,是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的标志性事件。破产宣告是人民法院依职权宣告债务人进行破产宣告的行为,是债务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在破产清算中占据重要地位。《破产法》对应当进行破产宣告的情形、法院对破产宣告的裁定和公告、破产清算前破产程序的终结等都做了相应规定。破产宣告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此时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企业职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性质的改变,对债权人、债务人、企业职工、其它当事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问题思考:以银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使我们要面对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破产的现实,然而,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新《破产法》不完全适用于金融机构破产。在充分考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作用,并从重整行动的触发标准、适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与旧法的清算组选任制度相比,中国现行破产立法关于管理人选任制度的规定有很多突破,但选任方式不合国情,选任资格不够统一,选任时间有违法理。破产法的修订,应确立债权人会议主导型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模式,引入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建立市场化的破产管理人执业模式与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3.
破产重整为债务人提供了一种以再生为目的的破产清偿程序,该制度的确立能够实现其所要达到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美国通用公司的破产保护案件的分析来探析中美破产重整的相对差异,从而为我国完善现行破产重整制度立法构建和司法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私立高校面临倒闭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立高校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日本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专门性人才,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近年来,少子化趋势高校竞争加剧以及大学管理理念与决策失误等高校内外环境的改变,使部分私立大学面临倒闭危机,为了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私立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时至今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属于"弱势群体".尤其近年来民办高校倒闭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担心和疑虑.有人不免发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否还有发展的空间?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事实上,无论是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财政供给能力以及政府的政策态度来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都将有巨大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在破产程序中担任着和解、整顿和清算的职能,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率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和终结,与破产管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新时期的经济宪法的破产法,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新破产法较为突出的优势和创新点有四个方面:国有企业的破产从行政破产走向市场化破产;规制破产行为、强化破产责任;担保债权优于职工债权;规定金融机构的破产程序,提出跨境破产问题。但创新还需要有相关配套措施作支撑,因此,对立法不足的弥补和完善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在破产清算中存在着多元监督主体。法律应明确划分各监督主体的职责,避免与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使之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一个严密、和谐的监督机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转型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从初创阶段开始转向提高、完善阶段,学校治理结构由不规范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严格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转化就成为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然而,这种有利于组织效率改进的制度变迁却没有普遍发生,民办高校目前处于治理结构的转型困境。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初始产权结构、制度预期和传统文化等角度分析和揭示了民办高校治理结构转型困境的路径依赖效应,阐述了要超越和克服路径依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发挥国家和高校管理者等制度变迁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民办高校治理结构脱离无效率的"锁定"状态,步入有效率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which is centered on applications, oriented toward the market, and premised on abilities, has appeared at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including the embedded format, custom order forma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blind emulation in goal orientation, theoret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s, homogeniz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qualified teachers, formalization of personnel evaluations, and other issues has prevented the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from achieving effective linkage betwee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industry: only through cooperation between entities on all sides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will it be possible to fully exercise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at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