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教学中若依照心理学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选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营造和谐课堂,则能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效率。1.运用记忆规律,与遗忘作斗争根据威廉·詹姆斯于1890年提出的双重记忆理论,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特征是容量有限,信息储存时间短、不牢固。若不能通过反复运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是事物的形象;对识记的项目加以识别的时候,就进入短时记忆了;对短时记忆的材料加以复述,识记的材料就可能进入长时记忆。大脑在接收信息后,立即重复是增强记忆的最好方法。反复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效率,给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记忆材料要想保持下来必须使它在短时记忆中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把它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复现是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1该文探讨了基础汉语课堂教学中的生词复现技巧问题,作者认为,生词的复现不仅仅是教材编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堂教学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1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获得靠记忆。”记忆对于我们的读书活动,实在是很重要。认知心理学的记忆贮存系统把记忆归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在记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短时记忆是有意义、有意识信息加工的主要环节。.大多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活动都与短时记忆的活动有关。短时记忆不仅可以短时保留有限的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选择的信息,而且能对当前进行的认知活动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从而使加工主体适应环境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离不开短时记忆。学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记录笔记等等,靠的都是短时记忆的操作。所以,有人又把短时记忆称为操作记忆。既然如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并顺应短时记忆的特点,遵循短时记忆的规律,而且要自觉、主动运用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识记效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记忆材料要想保持下来必须在短时记忆中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把它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复现是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已出版的基础汉语教材,语法点的复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索基础汉语教材编写中语法点的复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静态的情绪品质角度出发,探讨情绪品质和记忆品质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Wat-son的简式正性/负性问卷对170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择95名被试让他们参与“学习和记忆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被试变量,这四个实验的结果指标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长时记忆准确性和记忆广度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和长时记忆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对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负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长时记忆准确性有消极影响,而对瞬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从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并制定遗忘曲线开始,长时记忆一直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课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学习项目经过适量的复习之后,就能长久地保存在大脑之中,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从长时记忆的"仓库"中将所储存的学习项目提取出来。如果发生了遗忘,并不是该项目已在"仓库"中消失,而是"提取"发生了困难,如果经过适当的提醒或启发,该项目还是能"提取"出来的。长时记忆"仓库"容量巨大,几乎没有限制,从不会"满仓"。人可以活到老,学到老,绝不用担。O"库满为患"。当代认知心理学在传统的长时记忆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短时记忆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成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时间不长,约10-20秒,而且短时记忆的容量也有限,在7+/-2个单位之间。这个单位叫做块件(chunks)。也就是说,如果不作任何复习,人对感知的信息只能记住5—9个各自没有联系的单位。虽然短时记忆容量小,但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历,让这些单位之间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块,记忆广度将被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据记忆的心理学原理,提出运用全感官记忆策略提高感官记忆效率,运用归类记忆策略增大短时记忆容量,运用联系记忆策略激发词汇学习兴趣,运用复习记忆策略最终使词汇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从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短时记忆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成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时间不长,约10~20秒,而且短时记忆的容量也有限,在7+/-2个单位之间。这个单位叫做块件(chunks)。也就是说,如果不作任何复习,人对感知的信息只能记住5-9个各自没有联系的单位。虽然短时记忆容量小,但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历,让这些单位之间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块,记忆广度将被大大增加。块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块可以是一个字母、单词、成语、句子、图示、事件等。例如,序列1—9—9—0—6—1—1—0—3—0由十个数字构成,即10个块,超出了短时记…  相似文献   

11.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成人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因此,提高成人记忆效率,丰富他们的知识,是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强化成人的记忆呢?我认为以下几种途径还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通过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只有7±2个组块。这里的组块就是测量人短时记忆量的最小单位。由于短时记忆是知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经通道,所以短时记忆就成了学习中的瓶颈。但组块中的信息量大小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一个符号、一个词、一个公式、一个图像、一首诗、一段话等等。有人曾经做过一  相似文献   

13.
陈建军 《甘肃教育》2001,(12):25-26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四类———陈述性知识,逻辑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策略性知识着重解决“怎么学”和“怎么用”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传授给学生策略性的知识,包括良好的记忆策略。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好与坏,记忆效率的高与低,往往决定于他所掌握的记忆策略的优劣。如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策略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一、记忆内容的组块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例…  相似文献   

14.
记忆在人类生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认知心理学派将信息加工理论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记忆便成了心理学者的热衷,尤其是短时记忆信息提理学领域以来,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记忆便成了心理学者的热衷,尤其是短时记忆信息提取问题成为探讨焦点;先有串行搜寻说和平行加工说之争,穷尽搜索模型和自动停止搜寻模型之争,而后直通模型、触发模型、双重模型各持己见.然而对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究竟是怎样的至今仍未定论,本实验旨在探索短时记忆信息提取问题,以期确定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并验证前辈的有关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预制语块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语学习者掌握和储备大量预制语块,可以促进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之间的互动,信息解码和语言输出效率便可得到提高,短时记忆容量也有显著增大,这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眭永翔 《成才之路》2014,(21):76-77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和教师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和学习成绩的好差归因为智力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先天智力并无明显差异,出现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形成的知识框架的缺陷,知识的缺陷就会表现为能力的不足和成绩的差异。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记忆、积累、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能否灵活应用,关键是看所学知识是否转化成了长时记忆,能否在需要时随时从知识结构中迅速提取。二、理论依据 当代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解决问题思维过程而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更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长时记忆好比是存放各种知识的“仓库”,思维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到“仓库”中搜索并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越多,思维反应越快。短时记忆则如同是形成思维结果的“加工间”,通过思维过程形成的结论、推理等,都是在短时记忆中实现的。简单地讲,长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长久,短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短暂。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为我们揭示了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说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及时巩固,以便把短时记忆及时转化为长时记忆。利用遗忘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化学知识快速记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有许多理论、概念需要记忆,记忆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必需。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的复述不足以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只有通过对识记内容进行整合性复述(即精细的复述),即将要复述内容加以组织,与其它信息联系起来或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加...  相似文献   

18.
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只有长时记忆,才是有价值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种神经元反反复复地接受刺激而连续兴奋,相互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牢固的产物。一旦出现指令,所载信息即可输出。 然而,中小学生却长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短于长时记忆。改变中小学生在阅读中的这一记忆状况,主要方法有六种。 一、潜心专注记忆法。 这是注重阅读心态的记忆方法。阅读中必须调  相似文献   

19.
<正>1小时掌握约100个单词,老师带领,标准发音,诙谐幽默,轻松活泼,抗遗忘按教学大纲编制,涵盖中小学所学单词30小时速记3000个单词人的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抗遗忘而形成的,人们在背单词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今天背、明天忘、记忆率低,也就是无法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见到一个单词似曾相识,但是无论如何回忆都难以想起当时的记忆,这说明我们在与遗忘的抗争中处于劣势。如何抗遗忘?我们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不能一味机械地反复背诵。枯燥乏味的背诵,最终会使人失去信心。方法人人都有,但不一定科学、有效,需要去总结、提炼。其实记忆是有规律的,短时记忆并不等于彻底遗忘,它只是把记忆信息全部或部分地储存  相似文献   

20.
李洪华 《教育艺术》2007,(10):43-44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时,把学习与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