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1,(9):175
洋彩之冠,被博物馆列为"瓷中极品"洋彩被誉为"彩瓷之冠",这一工艺的出现,将我国的瓷器艺术上升到极精妙的境界。清宫洋彩的名贵,不仅在于宫廷御制的身份,更在于它存世极少。据史料记载,洋彩瓷器用料珍贵,工艺要求极高,与本品器形和图案类似的洋彩瓷器,全世界目前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9):15
宝石彩"乾隆款过枝九桃五蝠图"赏月盒合器是官窑中的特殊器型,必须将上、下素胎合在一起烧制成严丝合缝的白胎,十之八九产生变形,成品率极低。"过技"是官窑瓷器中特有的上、下相连图案,仅出现在蝠桃画面中,九五为最高级,是皇帝御用瓷。瓷器规格:腹径26厘米高14厘米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9)
清代青花瓷器,以康熙朝中期青花瓷为顶峰,在中国青花瓷史上也久负盛名。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以其青翠艳丽的色泽、新颖多样的器型和著名的"青花五彩"而独步瓷史。特别是绘制戏曲故事和表现《三国演义》、《水浒》等军事题材的"刀马人"战争场面图纹和绘制笔触工整细腻、意境悠远  相似文献   

4.
康熙青花瓷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萧条后迅速崛起,烧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器精品。康熙青花瓷器,色泽青翠艳丽,绘画优美精湛,器型赏心悦目,令世人所瞩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0余件。明代宣德霁蓝釉瓷器最著名,也很名贵。明清蓝釉又习称"霁蓝",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造型品种丰富多彩。明清的案头小品雕塑盛行,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6.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  相似文献   

7.
王志军 《收藏》2013,(5):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  相似文献   

8.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在同治以前,御窑厂画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是程式化的作品,瓷器上除了皇帝的年号款外,作者资料微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8,(12)
正导语: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详细分析了清代御窑大运琢器的烧造及品种变化情况,并考证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来37种大运琢器的名物对照关系及烧造时限。琢器是瓷器中相对于圆器的一个器型大类,泛指不能一次拉坯成型的立体造型,清宫档案所谓"尊瓶罐"之属,而圆器则清宫档案所谓"盘碗盅碟"之属。相对于主要用于茶、膳宴席的圆器,清宫中的琢器则更多为陈设、赏玩之物,数量也较圆器稀少得多。清代御窑大运琢器,伴随着清宫用瓷需求的变化和御窑厂的兴衰,也经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10)
正山东博物馆藏有大量龙泉瓷器及标本,多为日用器,器型多样,有瓶、盘、碗、炉、匝、洗等。这些器类是龙泉窑的常见大宗器物。山东省内各地常有龙泉窑瓷器出土,其中以淄博发现的元代龙泉窑瓷器窖藏为代表,釉色莹润、制作精良。金元时期,山东以淄博窑为代表的地方窑烧制比较兴盛、产量大,但淄博发现的元代龙泉窑瓷器窖藏表明,龙泉精品瓷  相似文献   

11.
钧窑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首。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钧窑创作出了中国瓷器历史上从未出现的众多器形,钧窑瓷器器形最完美、最丰富。  相似文献   

12.
王兴  王时磊 《收藏》2015,(5):84-90
绿釉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装饰工艺,含有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便呈现绿色。釉色可分为深绿、浅绿和翠绿。深绿色釉器是瓷胎不施化妆土,直接在瓷胎上施绿釉烧制而成;浅绿色釉器是在瓷胎上施白化妆土,罩绿釉后,入窑低温烧成;翠绿色釉瓷器是将高温烧成的白瓷器加施一层绿釉。再入窑二次烧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瓷器到清代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由于乾隆帝本人对瓷器的酷爱,各地官窑都烧制了精巧无比的瓷器,而民窑亦受其影响,也出现很多精美之器。  相似文献   

14.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汪曦曦 《收藏界》2013,(6):55-59
青瓷莲花尊以其器形硕大、造型精美、纹饰复杂堪称南北朝瓷器中的精品。目前见诸于报纸、期刊等资料的青瓷莲花尊共有18件,其中以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4件莲花尊最为集中,而且器形硕大、纹饰繁缛精美,堪称南北朝瓷器的精华之作。这  相似文献   

16.
一件瓷器可以美到令人惊叹,那是工艺之美,艺术之美,在浩淼的中国瓷器海洋中,这样的美器并不鲜见。而如果同时,它又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可以与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联系,在历代瓷器中却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7.
正瓷器生产者根据瓷器需求者的特定要求进行瓷器的设计、制作,即被称为"瓷器定制"。瓷器定制古已有之,据今日的瓷器遗存来看,定制主体多为皇室、官府,如唐代邢窑"官"字款器物,宋代汝窑、钧窑的"奉华""聚秀""重华宫"款识器物。元代,部分瓷器是由皇室贵胄个人或官府定制,如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制的"枢府"款瓷器(图1)、元文宗时期设立掌管皇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在西安市北郊火烧壁村出土了一批窖藏定窑白瓷器,其中精细者底部刻有"官"字款。器型有三尖瓣盘、五尖瓣盘、五宽瓣盘、五双脊瓣盘、敞口碗。瓷器胎薄质细,色白,坚硬致密,瓷化程度高。内外施满釉,釉质匀净,釉色白中闪青,光润晶莹,柔和细腻。圈足底经过刀削,有的外壁有轮旋整修痕迹,近足处釉略厚,有流釉"泪痕",圈足牯有砂粒,底部"官"字款是在施釉后未烧刻划的。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11)
正假如要在千姿百态的中国瓷器中选出一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经典盛行且精致美观的器型,或许很多人都会与笔者一样,选择梅瓶。古玩收藏界有一句行话,叫"卧器不如坐器,坐器不如立器",而在所有立器中,又以梅瓶为至尊。梅瓶,顾名思义,是用来插梅花的瓶子,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诞生于唐代,宋代以后盛行开来。梅瓶的样式形制,每个时代略微有所差别,但通常是小口唇沿,短颈丰肩,上腹浑圆,下腹内敛,底部圈足。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里对梅瓶的概念进行了近乎完美的阐释:"梅瓶口细而颈  相似文献   

20.
李氏珍品堂     
王春城 《收藏》2013,(5):176-177
柴窑颜色釉"谋瓷在人、成瓷在天"海内外收藏家们苦苦寻求的柴窑是那些由黄山松柴烧制的高温釉下彩瓷器,主要有颜色釉、青花、白瓷等,这些明、清官窑器早已身价数百万、数千万,是每这种瓷器需在柴窑炉中烧上一昼夜再退温一昼夜,所消耗的黄山松柴多达数千斤。优质、半干的松柴在燃烧中挥发出的松油融化在瓷器表面,形成肥润如脂的釉面,各种色料在窑内明火的还原中深入胎骨,发色纯正、艳丽。柴窑瓷器的珍贵更在于"赌",窑内火焰的流动、温度的高低无法人为控制,全凭烧窑人(把桩师傅)的感觉和窑主的运气,也就是"谋瓷在人、成瓷在天"。如今在景德镇屈指可数的柴窑中大多只具备参观功能,真正能够点火烧窑的仅几座而已,加之景德镇硕果仅存的把桩师傅已是古稀之年,后继无人,故有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