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学习了八篇议论文(除古论文),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初三课本中,议论文学习是重点,安排了十二篇议论文和三篇知识短文。我认为,初三下学期讲完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后,就可以趁热打铁,用一星期时间集中搞议论文复习,使复习紧紧地与单元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效果较好。议论文复习具体怎样搞?我认为,首先可用二课时系统整理学过的议论文,帮助学生掌握每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论证方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按论证(广义的论证)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册第二、五、六单元为重点单元。第二单元包括三篇议论文,要求结合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使学生了解写议论文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确凿有力。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议论文。《论鲁迅》一文运用先分析后归纳的论述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道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围绕中心论点,阐述论点提出的依据。通篇采用具体事例来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整体设想初中议论文教材共编八个单元40篇文选和三篇知识短文。纵观初中议论文读写训练系统,关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要求。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大体以递进型兼交叉型和螺旋型逐步提高。学生在前五册已学过六个单元30篇文选与《论点和论据》、《论证》两篇知识短文。就学生的学习基础看,已经积累了可以入门的阅读经验,大体上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因素,也从一些侧面进行过写作尝试,不过,其基本知识尚未形成明晰的系统,读写能力还比较薄弱。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本单元和本册第五单元之后,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应当达标。本单元前四篇课文的议论方式属立论,第五篇课文的议论方式是驳论,这种安排是为了向第五单元学习驳论过渡。可见,本单元在初中议论文教学系统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本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扩展,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是本册书重点单元之一。包含四篇议论文:《反对自由主义》、《事事关心》、《关于写文章》《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和一篇知识短文:《论证》。 四篇课文虽写法各有特点,但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内容;各课的写作方法也大体上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导读目的: 一、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复习有关论点和论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论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通过写作实践,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有三篇课文《论鲁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说谦虚》,和一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组成的。教学的重点是结合学习短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本课是作为驳论的范例安排在议论文单元的。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介绍了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式,其中举例说明的批驳论点和批驳论据,都以本文为例。因此,了解课文的结构和写法,应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这篇时  相似文献   

7.
指导思想: 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教学本单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五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知识和方法,学习写一般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学习和掌握几类常用复句的构造,学会准确使用有关的关联词语。 导读时应特别重视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以其统领本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论各尽所能》和《散文重要》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两课,要体现阅读课力的特点,不能按讲读课文的要求教。 导读方法: 首先,从横的方面,抓住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前三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知识》从正面立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事理;学习《“友邦惊诧”论》采用驳论的方式,引证材料,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一至四册中,每册各有一个议论文单元。但都没有作为重点单元安排,后面都没有附有关的知识短文。到了初中三年级,开始把议论文作为重点单元来安排,这是从《大纲》提出的要求考虑的。初语五册安摊了两个重点议论文单元,并分别附了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论证》;初语六册中,也安排了一个重点议论文单元(第四单元),  相似文献   

9.
作文范围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议论文,尽管论点不同,论据各异,但是它们的论证方法却不外乎四种:一是例证法,二是引证法,三是喻证法,四是对比法。例证法,就是运用典型事实证明论点。《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用王安石、宋祁炼字的例子证明“形象的突出要靠语言的渲染”这个道理,《如何  相似文献   

10.
读练提示本单元是本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五篇课文中两篇是抒情散文,三篇是叙事散文,写作上各有特色.读练的重点应放在《井冈翠竹》《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的特点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的区别上.散文的“形散神聚”是个难点.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读练要以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为统领,紧抠课文的字、词、句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和分项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本单元(包括知识短文)一般要用十一到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但是若采用单元读练设计进行教学,则至多用八个课时就可达到目的.方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 1.目标 (1)运用论点和论据的知识阅读和写作议论文。 (2)学习评析政论文。 (3)学习议论文严密的语言。 2.设想 (1)先学习有关知识短文,弄清概念后,再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在阅读的基础上,学写议论文。具体模本可用《骄必败》为例。 (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的知识阅读和写作议论文”,但是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基本写法是驳论,作文训练的范围是驳论,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学习驳论点或驳论据、驳论证等基本方法”,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展开来讲的也是驳论,因此,驳论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然而,在议论文的学习中,驳论是较为艰难的。如何化难为易呢?简便可行的办法是:用“立论”突破”驳论”。由于在本册第二单元已学过立论的知识,同学们已懂得了“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三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懂得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议论框架,而在这两点上,驳论与立论是完全相同的,因而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其“同”,从“同”生“异”,点破  相似文献   

13.
议论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研究议论文这种文体势必牵涉到形式逻辑。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说明议论文的三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论证》、《论证的方法》——就正是根据传统逻辑学中关于逻辑证明的理论来解释议论文的。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课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课题”是课文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每篇课文都可以看成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大议论文,“课题”就是这篇议论文的中心,每节每框作为分论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重点 通过驳论证来驳倒论敌的论点。二、教学方法 从理解文章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入手 ,掌握文章的批驳思路。三、教学程序1 .知识链接 :在第一、二单元 ,我们学过了 1 0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知识 ,从论证的方式上说 ,这 1 0篇课文都是立论文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论证方式———驳论。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 ,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以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可以直接驳论点 ,也可以通过驳论据、驳论证来驳倒论点…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给论点和中心论点下了这样的定义: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总论点)。” 仔细比较这两个定义,我们不禁产生如下疑问:一、既然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过去,对比现在,我在语文教学的教法上有了一些与前不同的变化。我现在担任初三语文。在备课中,我注意体会分析每篇课文的特点,对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文章,做到心里有数,并从中确定一篇重点突破的文章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一般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如咏物抒情性散文,我选《白杨礼赞》,主要讲它的象征方法;在记人的记叙散文中,我选《藤野先生》,重点讲清根据主题选材的方法;小说我选《孔乙己》,重点讲典型人物的塑造;议论文我选《学习》,主要把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个要素及绪论、本论、  相似文献   

19.
行家说,教无定法,大体须有.我在单元教学中,选择了如下几种教法. 1、以知识短文统领各篇课文.这种方法是以单元之后的知识短文为总纲,把各篇课文作为范文来考究,比如在教初一册五单元《春》等五篇课文时,就以知识短文《观察和记叙》开篇.讲清写景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写  相似文献   

20.
上完初三年级第五单元,结合知识短文《论证》,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议论文的写作训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必须紧扣论点,题目自拟。王青峰以《成才的路何止一条》为题,写了一篇议论文。文章开头,根据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只有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成才”的错误认识,提出了“成才的路何止一条”的论点,在论证过程中,他认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还不如干个体户收入高,有的个体户一天挣的钱比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还高,“有钱就是幸福”,最后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