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紫外线诱变庆大霉素产生菌育种与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外线为诱变剂,用庆大霉素产生菌JY1-12为出发菌株,选育出性能优良的菌株JY3-5。经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研究了最佳酵温度和初始pH值,使其摇瓶效价提高35.1%;30m^3灌放大试验,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19.2%。  相似文献   

2.
在庆大霉素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的改变,原料的不同及提高产量的要求以及菌种本身性能的变化都需要对菌种进行改造,本文介绍了用紫外线做为诱变剂对生产所用菌种进行诱变和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氯化锂对柴油杉醇产生菌HQD33原生质的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3%溶壁酶和2%蜗牛酶的混合酶液,30℃酶解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HQD33五小时,原生质体产量可达3.35×106个/ml;通过双层平板培养法再生,再生率为4.67%~21%左右。用紫外线单独作用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30秒,原生质体的致死率分别为60% 和74.18%,从而,弄清了氯化锂和紫外线对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的诱变条件,为诱变育种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茶薪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茶薪菇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以原生质体为材料的诱变育种工作.实验表明,培养5天的茶薪菇茵丝体酶解3小时原生质体数目达到最大值.原生质体经紫外线照射20秒,致死率即达70%以上.再生茵株经筛选后,原生质体再生株C16和诱变株C304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2.7%和17.9%.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能利用纤维素产酸的黑曲霉,拓展柠檬酸发酵生产的原料。通过紫外线(UV)诱变选育柠檬酸产量提高的菌株,结果表明,紫外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UV-4,产酸为26.77±0.67g/L,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酸增幅达50.39%,且UV-4利用稻草纤维素产酸达10.055±0.42 g/L,较出发菌株提高28.04%。  相似文献   

6.
一株高生物量酵母株紫外线致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生物量酵母菌株12Y-5,并对其进行了紫外线致死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针菇菌丝进行机械破碎,再经棉柱过滤后,获得了菌丝断片单细胞悬液,利用紫外线及亚硝酸对其诱变。发现不同菌龄菌丝断片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亚硝酸低;存活率曲线中,两种诱变处理均出现了一段平台期,此时致死率约在30%~40%;利用透明圈法测定正变率后发现,两种处理中较高的正变率都出现在平台期之后,即亚硝酸诱变在40s~50s,紫外诱变在120s~140s;传代实验证明获得的突变株遗传性状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本节课教学中,着重通过资料搜集,展开对我国育种成功事例的变异原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通过对育种方法的选择、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兼顾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技能的养成中,期待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空间环境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有多种诱变育种的因素,是地球上无法比拟的。本文综述了空间环境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一些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方法,及空间诱变后获得的生物材料在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被孢霉菌株(Mortierella alpina)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诱变、亚硝酸钠诱变及紫外线与亚硝酸钠的复合诱变方式对孢子悬浮液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线处理6min后,酶活性高达8.657U/mL,比出发菌株提高2.354倍;在亚硝酸钠处理8min后,酶活性为6.081U/mL,较之出发菌株提高1.658倍;在复合诱变的紫外照射6min和亚硝酸钠处理8min的情况下,酶活性高达9.141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493倍.  相似文献   

11.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蘑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外界条件。结果表明,蘑菇液体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3%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0.3%牛肉膏;其他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13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5%(V/V),最佳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12.
对14份土样和7株实验室保藏菌株经初筛、摇瓶复筛,得到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酵母菌,其油脂含量为7.34%。对影响该菌体产油脂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脂条件:发酵周期为4d,酵母膏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接种量为12%。在该条件下测得的菌体生物量为12.211g/L,油脂产量为1.524g/L,油脂含量为12.48%。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纳豆激酶的酶活力,本研究借助Minitab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Bacillus subtlis natto。简称纳豆菌)-NT207进行了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11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有显著正效应的木糖浓度和有显著负效应的接种量、K2HP04浓度等三个因素,然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上述三个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纳豆激酶的产量为1504.51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30.3%。  相似文献   

14.
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酿造酱油米曲霉(Asp.oryzae)菌株F-81产果胶酶的发酵条件及浸提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g固体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组合为:橘皮粉5.0g,(NH4)2SO40.45g,KCl0.00375g,料水比1:0.9。最佳浸提条件为:以0.9%的生理盐水为浸提液,在40℃浸提2h,酶活力可达2380U/g鲜曲。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金针菇液体发酵时,不同的矿质元素、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天数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最适矿质元素CaCO3,最适温度26℃,最适摇床转速110 rpm,培养时间5d.  相似文献   

16.
生淀粉糖化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523原生质体为对象,经激光、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高产生淀粉糖化酶突变株黑曲霉NL-3,其生淀粉酶活力为156μ/ml.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起始pH4.5,30℃,72小时.K~+、Mg~(2+)对NL—3产生淀粉糖化酶有促进作用;Z_n~(2+)对产酶有抑制作用.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以玉米淀粉为底物时最适温度50℃,最适pH4.5;以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底物时最适温度60℃,最适pH4.0—4.5.酶在60℃保温15分钟,玉米淀粉为底物的酶剩余活力80%.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废物的酶剩余活力98%.  相似文献   

17.
以筛选出的生物环保材料 PHA 高产菌株 SJ-9为初始菌株,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丁酸钠、碳氮比例、pH、温度、转速、装液量、误差7种因素,利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条件优化,经实验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组合为:丁酸钠为2 g/L,碳氮比例为40,pH为7.5,温度为26℃,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200 mL/L.此条件下,PHA产量为3.31 g/L.相对其未优化条件产量提高46.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对尖孢镰刀菌NC03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6 g/L,NaH2PO43 g/L;橄榄油250 mL/L,吐温80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84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1.32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0倍。  相似文献   

19.
利巴韦林是高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文章对它的理化性质和应用,合成原理以及生产方式进行了概述。重点则介绍了发酵法合成利巴韦林的原理、现状以及对发酵过程优化的一些研究。最后对发酵法合成利巴韦林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风味物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RS琼脂培养基对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A1、S2两株乳酸菌。对两株菌在牛奶中的发酵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均有较强的酸度、乙醛和丁二酮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