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中,清政府先后让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出了两个学制,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两者颁布的时间相差很短,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学制的更替是很值得深思的。通过考察两个学制的内容及两个学制制定者之间的影响力,可以发现“癸卯学制”代替“壬寅学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邱文萍 《考试周刊》2009,(27):175-176
癸卯学制时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时期,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宣布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从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本文作者对这一时期清政府颁布的两个学制:壬寅学制(未实施)和癸卯学制的历史背景,以及两个学制中规定的有关体育课的内容与要求进行论述和比较,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先后任命张百熙、张之洞制定了两个学制,即《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通过比较这两个学制制定的背景及其内容,可知:由于制定者的主观原因,造成了《壬寅学制》被《癸卯学制》取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壬寅和癸卯两个学制的制定前后相隔仅一年多时间,且后者比前者更完善。一般认为,壬寅学制公布后未及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取代,清末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然而,从清末蒙学堂和高等学堂的兴办状况观察,尽管壬寅学制是粗糙和不完备的,在实践中也并未完全受到漠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学校始设于19世纪60年代,叫做“学堂”。当时仅有若干新学,尚无学校系统。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后,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学制。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学制经历了三次演变,学制对中学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但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即升学与就业。“壬寅癸卯学制”中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升学做准备;“壬子癸丑学制”在中学开设第二部,开始兼顾升学与就业;“壬戌学制”开设各种职业科,在中学附设职业科,重视中学的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超  谢佳 《文学教育(上)》2008,(23):153-153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相似文献   

8.
1901年(光绪26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新式学堂,但由于当时没有法定的学制,致使兴新学无所依循。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因种种原因,这个学制虽然正式公布,却未付诸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相似文献   

9.
癸卯学制中职业教育法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癸卯学制是以壬寅学制为基础,既借鉴日本学制又综合我国办学经验而制定的第一部在全国施行的教育法制文件,其中包含着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制规范。这些规范不仅地位独立、体系一贯,而且从内容上对以往职业教育法制大加改进,使职业教育法制成为癸卯学制中最适合中国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11.
京师大学堂指导与带动之下的晚清教育改革,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摈弃旧式学堂,创建我国第一批新式学校,并从改革科举内容入手,递减科举中额,废除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学制改革:在创办洋务学堂中初建一些规章制度,经过“百日维新”和施行“新政”,逐渐形成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及其更加详密、完备、谨严的“癸卯学制”;教育行政改革:将管理旧学堂的国子监归并学部,改由学部主管全国学务,新设提学使司和劝学所分管全省及各县学务,使地方学务有确定的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2.
清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考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叶,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等外力逼迫下,清政府拉开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探索的序幕。1902年《壬寅学制》及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虽然它还处于草创阶段,只具备形式上的特征,但却开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为以后中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胡鹏林 《华章》2007,(8):104
1896年至1911年,在李端棻、梁启超、张百熙和张之洞等人的倡议下,晚清政府先后颁行了<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奏定大学堂章程>,亦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文学学科在两个学制之中开始建制,自此之后成为大学基本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02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中国第一次由国家正式发布的近代作教学章程。壬寅学制虽经公布。但并未实施。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正式颁布后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教育学制。也正是从此时改变了传统语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混合的局面,是  相似文献   

15.
江西近代新式初等教育轫始于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二年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各级各类学堂齐全,数量庞大,居于当时全国的前列。其学校的性质与任务、学科的设置与课时安排、学生的学习期限等,基本上与“壬寅癸卯学制”一致。但由于近代新式初等教育处于轫始阶段,学生的入学条件、教员的选择与学校管理,则与“壬癸寅卯学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年,创办学堂、推广学校已成大势所趋。商科作为新兴学科,已然在各学科门类中占有一席之地。壬寅癸卯学制虽然对商科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没有严格而准确的定义,存在学理讲求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实行规范化管理。而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的相继出台,使商科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对山西商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预科教育系指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一种特定教育阶段。就现今世界通行的学制而言,它属中学范畴;然就中国历史上的《壬寅·癸卯学制》及《壬子·癸丑学制》而言,它实属大学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学制,它们对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定和实施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大学的合法地位;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提高了大学教育学科的层次;1922年《壬戌学制》则促使大学教育学科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19.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是清朝末年由国家颁布的两部学校教育制度。研究这两部学制的基本概要,以及这两部学制颁布前后中国职业教育发端和发展的概况,不仅有助于认知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而且有利于引发深刻的历史思考,从而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寻求有益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20.
学制作为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其改革事关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我国现代学制始创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随后经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的探索实践,至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最终确定了我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框架,并延续使用百年。通过对现代学制百年演进史的梳理和审视,总结出学制改革应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弹性化、渐进性、合法性和集中性六原则。具体建议为: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确定学制改革思路;要与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相适应;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与研究;要先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要完善学制的法律制度,于法有据、依法实施;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学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