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报组织经济报道,宣传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责无旁贷的,但要把握好全局,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否则,就有可能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偏差,人为地增加治理整顿的难度,其危害有时比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本身更大。今年3月,某地方报有这样一篇新闻:“市政府决定对本地产品销售实行倾斜——解除经营部门经营本地产品的后顾之忧”。很明显,这种“倾斜”,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予以公开见报,不光使一些企业在产品销售上依赖于地方政  相似文献   

2.
商业产品有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了。其特点是:封锁外地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而使本地只能购买到本地生产的哪怕是质次价高的同类产品。此种“地方保护主义”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也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不容。还有另外一种急需打破的“地方保护主义”,这里权且将它称做“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是:禁止报道“有损本地形象”的新闻,地方报纸只为本地唱赞歌、不许半句话缺点;好事有一夸作十、坏事有十减为零。对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来论说一番。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普工作的认识,要努力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做好科普工作,对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普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广大农民正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目前农村是科学文化基础薄弱、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也最为迫切的地方.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农牧民聚居在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许多地方仍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要改变这种状况,惟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九五”计划纲要指出:“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普遍要加强对科普的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等,加快科普传播的速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科技类报纸,理应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对农村的科普宣传,成为科普宣传的主要舆论阵地.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报发行量小,办得不景气,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报上登的泛泛而谈的文章多,人云亦云,和本地农牧区生产实际是“两张皮”,有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农村科普宣传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针对性要强.科技类专业报要结合我区广大农牧区生产实际,对那些亟需解决的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4.
如何选择新闻的“切入点”?《湖北日报》3月14日刊发的消息《青啤应城公司谢绝地方保护》的记者、通讯员慧眼识新闻,为我们提供了极有新闻价值的好新闻。 曾记否,1990年下半年,中央一些大报集中“火力”向地方保护主义“宣战”。先是《经济日报》登出了《长沙长宏乙炔公司强烈呼吁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非拆不可》一文,《人民日报》不甘示弱,在经济版上发表了题为《敞开大门欢迎竞争 湖州让  相似文献   

5.
对外宣传工作简称为“外宣”,其实就是借力上级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本地知名度。那么,本地新闻怎样才能入得了上级台编辑的法眼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外宣。  相似文献   

6.
地方媒体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在做足本地新闻的同时,也承担着大量宣传任务。即便是贴近市民生活的晚报,面对很多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也必须履行职责,做好主题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7.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  相似文献   

8.
吴国飞 《视听界》2008,(2):95-95
努力彰显地方特色,大力弘扬本土文化,在新闻的特色化、地域化、本土化上下功夫,是地(市)、县级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说,有五个抓手。 1.强本地物质文化之基,大力加强地方现代工业、农业、商贸、科技文化宣传 在内容选择和报道方法上着力做好三条:一是大力宣传本地物质文化的优势,推进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大本地物质文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提高经济报道的质量和可读性,是当前经济宣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摆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宣传传统,是以写“本地事”、“本行业”,给“本地人”、“本行业人”看为主,强调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许多报道从内容、服务对象到发行范围,都基本上以本地区、本行业为限。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人们眼  相似文献   

10.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收听当地的电视广播,媒体对这些恶性事件的报道,往往只是停留在“蜻蜓点水”上,报道的“口吻”也惊人相似,让读者和听众觉得“雾里看花”。任何一起恶性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背景,包括政府部门管理上的…  相似文献   

11.
党报要办出特色,很重要的一关,就是要发挥办报者的创造性。我们讲的创造性,是在合乎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理解,进行新闻报道,用生动具体的、新鲜活泼的典型宣传党的政策和党委的意图。这样的创造性与接受党委的领导、当好党的喉舌是一致的。创造性地工作,就要统观全局,细致地规划,精心地经营有本地特色的重大典型的宣传。我们办报者,对于什么应该报道,什么不应该报道,什么要突出报道,要做到战略上有规划,战役上有路数,表达上有方法。胸中有全局,宣传重点就有了“主心骨”,识别典型就有了“试金石”,尽管各方面的报道任务繁重,反映到版面上就有了“主旋律”。如果全局不明,遇到什么报道什么,吃“碰食”,一些本来有特色的典型,也会湮没在一般化的宣传之中。基于这个认识,近几年来,我们对突出报纸的地方特色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怎样宣传好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全国各家新闻单位都在研究报道的问题,如果不抓本省有特色的典型,把改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许多报纸都把“地方特色”作为新闻改革的主要课题,想办出自己的特点来。地方小报的地方特色,不仅指新闻,也包括评论。评论的“地方味”越浓,对本地各项工作的指导性就越强。地方小报的评论,如何写出地方的特点?我谈几点做法和体会。首先,面向本地实际说话,有选择有重点地宣传中央精神。比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多元利益格局,由这种利益格局又繁衍和滋生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毒瘤。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犹如一股幽灵阴魂不散。他们以保护所谓的“地方利益”为由,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视法律为一纸空文,互相设卡,划地为牢,从而演绎出经济生活领域一幕幕丑恶的现象。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保护”之下,假冒伪劣产品、走私、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肆无忌惮,猖撅一时。 地方保护主义,无疑是一柄保护罪恶践踏法律的黑伞,已构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障碍。 假冒伪劣产品的藏身之地 一段时期以来,经济生活领域泛  相似文献   

14.
据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结果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而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媒体已经从正面对这个“示范村”进行了报道,前来参观、取经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脸上有光,地方传媒报道有彩。然而,这些地方传媒报道却有下列几种错误倾向。为地方政府“形象”造势为地方政府“作秀”。我国的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理当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有些地方传媒在新农村建设报道…  相似文献   

15.
党报姓“党”名“报”我是十分赞同新闻界的有识之士提出的“党报姓‘党’名‘报'”这个简洁明了的判断。党报姓“党”,是党报的一条根本原则。在这个大原则下,地方党报要把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同时要特别注意宣传地方党组织如何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各种具体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卫国 《河北广播》2005,(5):99-100
城市电视台本地新闻节目是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当地“三个文明”建设成果,反映人民意愿、呼声的重要渠道,长期以来,在地方干部群众中建立了一定的权威性、公信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加之地方新闻节目面孔老化、形式老旧、内容枯燥,使节目收视率大幅下滑。地方新闻节目在当地收视率老大的位置面临着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顺应时代要求,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地方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00,(7)
从1983年踏入新闻圈,到1996年出任《湖州日报》总编辑,蔡小伟一直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地市党报,怎样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出自己的宣传特色,打出自己“拳头产品”。 事实上,通过数年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湖州日报》的宣传特色已经在浙江省有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在地方媒体上做“太湖”文章,在经济报道上做“思辩”文章,力求舆论引导在先,以推动湖州乃至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1993年至1999年,从《为了太湖不再倾斜》、《四城同唱太湖美》,到《湖州离上海有多远》,《湖州日报》的一系列太湖文章提出交深化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湖州在经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中,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办了一批以研究经济工作对策为主的综合性经济期刊。应当说,各地办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涌现了一些品牌刊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新形势下,为了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地方经济期刊业建设,提升刊物品位,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认为,下述问题值得重视探索。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方综合性经济期刊,是党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既定的办刊宗旨和方针,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经济中心工作,联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传播一切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和文化知识;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和反映关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经验、新对策,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微观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和经验。由于地方经济期刊同经济理论学术刊物的性质与任务不同,一些编辑同志往往认为地方经济期刊没有什么难度大的编辑工作,忽视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和理论对经济实践的指导。固然,发表和宣传那些具有新颖性、探索性、理论性强的学术成果和文章,是理论学术期刊的主要任务,但也不能说地方经济期刊不...  相似文献   

20.
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宣传,经济报道是一条短腿,其中最软的地方是深度报道上不去。如何在宏观、中观、微观经济之间开通一条“新干线”,从而实现地方经济报道的新突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01年,我提议在《常德日报》一版开设一个经济深度报道专栏——“经济新干线”。近两年时间,该专栏发表文章达50余篇,文章紧紧抓住本地重大经济活动、突出的经济现象报道,文章有叙有议,有新闻,也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