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沙坪坝区实验中学,把"艳照门"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引进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能否直面"艳照门"?教育素材的选择是否应该事先过滤?各种观点,莫衷一是。围绕这一事件,我们选编了两篇观点针锋相对的评论,无意裁定孰是孰非,用冷静、理智的思维来对待教育问题才是我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刘秀敏 《中国教师》2009,(Z1):296-296
<正>前段时间涉及偶像崇拜、道德、谎言、性和犯罪的香港明星的"艳照门"事件,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经调查发现,"艳照门"成为了一些学生的热议话题,多数以上的学生知道"艳照门"事件,还有部分学生浏览过部分照片。更有甚者,一些"娇身冠养","新陈代谢"等由"艳照门"事件相关人  相似文献   

3.
龚睿 《生活教育》2008,(5):26-26
据报道,成都49中把"艳照门"事件作为该校校本教材—《中学生自我保护》课程里的一个反面素材,引导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并告诫他们"传播那些东西是犯法的"。授课老师认为,"只要有教育意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和学生讨论。"不久前爆发的"艳照门"事件,就其危害程度,可说是教育界的"非典"。有  相似文献   

4.
南国大地的雪灾渐渐远去,被形容为"网络雪灾"的"艳照门",却是"冰冻层一天厚过一天"。这一涉及道德、犯罪、性、诚信、艺人前途、偶像崇拜的"艳照门"事  相似文献   

5.
《家长》2008,(5):5-5
"艳照门"事件出现后,在一些中学,高中生用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互相交换照片;在一些小学,"娇身冠养"、"新陈代谢"等由"艳照门"事件相关人物衍生出的"新新词汇",屡屡从孩子们的嘴里冒出来。  相似文献   

6.
把"艳照门"事件作为班会讨论的主题,把侯耀文的死讯搬入语文试卷,把"抢劫银行计划书"布置给学生当作业……打着创新的旗号,教育似乎越来越"时髦"了。而在笔者看来,把那些颇受争议的教育素材引进课堂是否合适,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也谈汉语新词的英译——以“老赖”与“艳照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新词新译不断出现,"老赖"和"艳照门"成为近期热点,为力求翻译的准确性.从新词翻译的原则性出发,分别使用"对应法"和"类回译法"探讨这两个词的翻译,最终确认."老赖"和"艳照门"的英译分别为deadbeat和Photogate.  相似文献   

8.
"艳照门"事件的爆发,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思考,需要重塑青少年的偶像与榜样.偶像崇拜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个德育问题,学校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星"进行分类,使青少年追求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星".  相似文献   

9.
多元利益群体为了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在"两种经济"的多赢经营模式中,合谋了"艳照门"这一具有易读性和开放性的生产者式文本.如何在金钱利益、符号价值与隐私权利、社会承受能力以及媒介社会责任等规则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是艳照门之类的网络媒介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必然要直面的一道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成都49中把"艳照门"事件作为该校校本教材《中学生自我保护》课程里的一个反面素材,引导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并告诫他们"传播那些东西是犯法的"。授课老师认为,"只要有教育意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和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11.
360°新闻     
学校开课探讨陈冠希"艳照门"事件沸沸扬扬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给许多中学生也带来了很多心理困惑,如一些学生不明白"陈冠希那么'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人喜欢他"、"张柏芝是不是因为陈冠希身世显赫才和他好的"等等。为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一事件,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特地邀请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为学生上了一堂"青少年与心中的偶像"专题课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新学期,"明星"陈冠希走进了教材:在成都49中高三年级的开学主题班会上,"艳照门"成了该校校本教材里的负面素材。而重庆、广州、香港等地的许多学校,一开学就把这一事件作为了专题课程。陈冠希引发了一次罕见的恶劣事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怎样的认识方式?"艳照门"事件,让"粉丝"关于偶像的种种美好记忆,顷刻间黯然失色,也让许多青少年陷入困惑之中。他们无法理解,同一个"明星",为什么竟会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网络上热门的"艳照门"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总结前人对于中国人脸面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脸面及其影响的社会中,出现"艳照门"这种有伤脸面的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对于脸面的追求是具有现实主义目的的。要脸面,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后果,刻意作出的一种印象整饰行为。在私密性情境下,中国人的行为随着情境而变化,使得"艳照门"一事不涉及到社会评价作用,也就失去了印象整饰的目的,因此当事人不会考虑到是否会损伤脸面,因而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行为被公众知晓,就造成了社会影响。当这一行为被他人评价之后,就造成了"丢脸"没面子"这一后果,以及名誉上的影响和现实中某些方面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龚睿 《班主任》2008,(7):17-17
不久前的“艳照门”事件,就其危害程度,可以说是教育界的“非典”。很多中学生看到过“艳照门”的照片,有的甚至还搜罗了“艳照门”光盘。面对这样的状况,不少班主任和家长既担心又为难,不知该怎样进行正确、有效的指导,只好闭口不谈。  相似文献   

15.
雷娟 《课外阅读》2011,(8):101-102
自陈冠希版“艳照门”来,各地竞相出现了各种的版本的“艳照门”。本文主是从“门”类词的来源及内涵延伸,分析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门事件”,研究“门事件”背后的心态,揭示出看客的窥私欲、好奇心,中国网络传播的规范化,中国性教育和性德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艳照门事件的发生不仅使明星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极大地冲击了社会的公序良俗。艳照门事件涉及到较多的私法问题,对那些作为受害人的公众人物的权利保护到何种程度是需要我们深刻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寒假里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不免让人担心孩子受到影响。开学第一天,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在第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却主动引出这一事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他们注意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公众人物隐私权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物,它难免会与公众知情权、新闻自由权产生冲突.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众的合理兴趣,必须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特别是针对公众人物的"不道德隐私".比如"艳照门"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公众人物的不道德隐私不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此种隐私权应该受到...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2008,(5):2
谁都无法说清,涉及偶像崇拜、道德、谎言、性和犯罪的“艳照门”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会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信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易窥窃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艳照门"事件、"兽兽门"事件和"工行女"事件等等便是例证.如何有效保护人们的网络隐私权,并使之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