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默言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难点。在对幽默言语形式研究的传统和逻辑提出质疑后。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统观幽默话语.揭示幽默话语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成长和转化的认知、交际与审美状态,提出幽默话语的关联不仅是信息交际的最佳关联,而且是具有超交际功能的审美趣味性的最佳关联这一特质,进而阐明最佳关联追求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幽默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悖谬与和谐的对立统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幽默产生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要想理解英语幽默话语,需结合语境推理,为符合最佳关联的期待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有人的地方就有幽默。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幽默的力量并试图变得幽默。自从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了《关联:交际和认知》一书以来,关联理论为理解包括言语幽默在内的言语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用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共同认知环境,认知语境,语境跨越,明示-推理交际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落差来分析爱情话语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6.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文章通过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旨在探求语用规则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英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有助于英语交际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何丽荣 《海外英语》2013,(1):172-173,176
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美国情景喜剧《威尔与格蕾丝》中言语幽默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来自于话语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以及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对幽默言语的研究也是个语用问题。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进行实例分析,可以探求关联理论与幽默之间的基本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幽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斯珀伯(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为视角,对马三立单口相声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深入分析。说话者与听者共有的认知环境是言语幽默产生的前提条件。关联理论将人类交际视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言语幽默的产生在本质上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产生使说话者与观众都明白的言语刺激,通过这种刺激,说话者意欲使观众明示或更明白他的一套设想。观众的推理能够填补话语语义陈述与话语实际传达意思之间的缺口,一旦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被观众确认,幽默便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0.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11.
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用现代人的语言视角来写历史事件,通过作者合理想象再现历史真实场景,把现代语言融入历史紧跟流行,方言、俗语、歇后语、专业术语、甚至生造词语融入运用更显活泼夸张,通过黑色幽默调侃更显语言张力,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和独特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语用的效果。创造语言幽默方法很多,比喻是其中一种。并非所有比喻都能产生幽默。只有能够使人产生超常规不协调感的比喻,才能够产生幽默。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这方面的典范,总括它用比喻创造幽默的方法主要有:高贵低俗化、庄重油滑化、严肃轻松化、丑陋美好化、缺陷强大化。  相似文献   

13.
从关联论和空间复合论的角度探析了语言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通过对语言幽默语义形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理解语言幽默的过程中,当新信息与已知语境假设发生冲突时,人们需要舍弃原有的语境假设,寻求新的、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并将它与新信息进行概念复合,以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对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是理解幽默效果和语义跃迁过程的重要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英语歧义的客观存在,总结英语歧义的规律,提醒学生准确使用词汇和句法等以避免歧义对表达的干扰,同时通过歧义分析,把握歧义带来的语言多义和语言幽默,启发学生学习和研究语言的兴趣,发掘语言在交际中的积极作用,丰富语言教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模糊性是幽默产生的前提。概念模糊(包括一词多义和一音多义)是幽默运作的机制之一。幽默至少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听者的期待,二是听者没有预期、或期待落空。幽默的语言模式包括准备、乖讹或不和谐和消解三个阶段。幽默的人际角色包括说话者,听话者,嘲笑者和被嘲笑者,但并非一一对应。幽默是发起人或说话者在面临某种"威胁"(包括面子或情感不快)时,攻击或毁谤他人,反败为胜,变弱势为优势,或自嘲以缓解威胁,并给被嘲笑者保留一定面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模糊性是幽默产生的前提。概念模糊(包括一词多义和一音多义)是幽默运作的机制之一。幽默至少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听者的期待,二是听者没有预期、或期待落空。幽默的语言模式包括准备、乖讹或不和谐和消解三个阶段。幽默的人际角色包括说话者,听话者,嘲笑者和被嘲笑者,但并非一一对应。幽默是发起人或说话者在面临某种“威胁”(包括面子或情感不快)时,攻击或毁谤他人,反败为胜,变弱势为优势,或自嘲以缓解威胁,并给被嘲笑者保留一定面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的角度对英语幽默笑话进行分析,认为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幽默笑话的有效利用是培养文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提出了人们在交际中一般要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真实的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会无意或有意地违反这些原则,并带来不同的言外行为。本文以《功夫熊猫》中的经典对话为例,从语用学的会话合作原则角度分析了违反合作原则如何导致幽默的产生和如何理解文中的幽默含义。这对于深刻理解幽默,体会电影艺术魅力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流能力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19.
张铂 《海外英语》2014,(19):197-198
Humor is widely employed in Irving’s Rip Van Winkle.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humors in this short story, for example: irony, satire, farce, mockery, etc. Different humors indicate different attitudes the writer adopts toward his subject matter.This essay aims at grasp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various uses of humor.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之中。精炼含蓄、奇巧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和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幽默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默的目的、形式、对象和内容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二者在社会历史背景、宗教影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等级观念上的不同。探究和学习中西方的幽默语能有利地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