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博雅教育,在耶鲁大学被继承和发扬光大,由蔡元培先生在改革旧北大期间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本科通识教育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普遍践行的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在课程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内涵。分析国外一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我国有关高校的探索性做法,可以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它们的命脉。本文从大学职能、社会要求出发论证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科教融合,重视本科教学。对于我国今后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本科教育模式,本文提出要在思想重视、总结过去、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基本的模式元素。  相似文献   

3.
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它们的命脉。本文从大学职能、社会要求出发论证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科教融合,重视本科教学。对于我国今后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本科教育模式,本文提出要在思想重视、总结过去、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基本的模式元素。  相似文献   

4.
罗旭 《教育》2012,(5):58-59
一所大学能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上取得显著成就,校长的作用与影响至关重要。其办学理念、战略决策将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2003年,国家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启动了"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分批次选送国内高校校长赴国外一流大学学习。"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是由财政部支持、教育部与国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引领型人才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间的竞争日益集中体现为引领型人才培养能力的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不断探索引领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伦敦大学学院做出了创新尝试:重拾并创新博雅教育理念,以文理学位项目的形式整合校内既有教育要素资源、开展引领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取得良好效果。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8),立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形势,着眼于大学的教育本质和文化内涵,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事关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富于积极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留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自己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博士后的见闻及经历,平实道来,意在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谋划高瞻远瞩的学科布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育人文化;抓好基础性工作,把教师培养成"大先生".  相似文献   

9.
学习与探索:复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有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觉得,这句谚语恰如其分地形容了目前国内大学理解和实践通识教育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领导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当代中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学习。然而,教育思想可以博采众长,教育实践却必须契合时代和国情。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大力推进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一流大学都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在认识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识教育发展展现出良好的态势。但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加上传统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惯性,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还存在理念陈旧、视野狭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弱等问题。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出发,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改革教育教学观念,推进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通识教育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造就一流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初论一流大学与研究生院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20 年的发展史,认为研究生院的建立,为培养高层创新型人才、创建一流大学起了奠基石的作用。通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得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核心。因此,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完善研究生院的功能对创建一流大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均重视人才培养。《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为未来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蓝图,包括"从封闭到开放性的开环大学""从统一到个性定制的自定节奏教育""从知识到能力的全面轴心翻转""从认识论到政治论的使命性学习"。《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的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理念,自我适合的教育,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和肩负着使命感的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学校教育、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必备的教育资源。目前 ,我国的国内教材已很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跟不上前沿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而适当引进和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 ,无疑是拉近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一条捷径。但引进国外教材的原则是必须选择具有先进的科学性、现代的知识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性的教材 ,要对国内教材起到弥足作用。文章分析了国外优秀教材的特点 ,提出我们应选择最佳的有其自身特点的教材 ,使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文章对导师制、午后茶和住宿学院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据此说明研究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关注有形的人才培养方式,更要关注蕴含在这些人才培养方式背后或之中的隐性力量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进行介绍,对"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加速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本科生科研学会在国外一流大学的实践已证明,它对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加速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章围绕这一课题从:学分制中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学分个案分析与启示;对我国本科生科研学分设立的思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范式是解析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普遍规律的创新研究,它由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人才培养信念与价值观、理论模型与实践框架、范例或技术路线等构成。基于办学地理空间与地理范围的不同,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范式可划分为全球性大学范式、区域枢纽范式、国际大都市范式与在地国际化范式。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范式之间存在局部不可通约性,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范式的经验,中国高校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注重国际化顶尖人才价值观的培养,推动国际化顶尖人才的全要素培养,注重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范式的特殊性和发展性,终而构建世界一流大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中国范式。  相似文献   

19.
刘尧 《天中学刊》2005,20(1):115-122
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和评价标准、成长环境和建设发展问题,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一流大学概念是动态的开放的建设性、过程性、总体性、精神性、特色性、物质性、系统性概念。从本质上讲,一流大学是指大学教育质量是一流的。一流大学具有生源、大师、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学科、学术声誉、国际化、办学经费、人才培养和贡献一流等显著特征。我国只有围绕以上特征创造一流大学的成长环境,才能建设和发展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20.
陈斌 《高教研究》2009,25(4):70-72
对于军队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外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剖析,总结了国外军队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特点和做法,并从中得出对我军院校的借鉴和启示,力求进一步推进我军院校通识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